1、plc與dcs的區別
(1)技術發展起源及側重點不同
從技術發展起源看來,集散系統(dcs)從工業自動化儀表控制系統發展到以工業控制計算機為中心的集散系統,所以其在模擬量處理、回路調節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初期主要用在連續過程控制,側重回路調節功能。PLC是由繼電器邏輯系統發展而來,主要用在離散制造、工序控制,初期主要是代替繼電器控制系統,側重于開關量順序控制方面。
(2)設備的冗余性能不同
從設備的冗余性能上來看,DCS控制器的冗余配置非常方便,便于實現,并且價格相對來說不高;現在運行的
DCS控制系統,大都采用冗余設備,PLC控制器在實現冗余方面來說,需要配置專門的電源,成本相對來說是很高的,因此,目前運行的PLC很少有冗余設備。
(3)組態軟件不同
從組態軟件上來看,兩類產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都形成了自身的裝置特點和軟件工具。PLC用編程器的編程語言是梯形圖、功能塊圖、順序功能表圖和指令表等。集散系統自身或用計算機結構形成組態構成開發系統環境;從它們軟件內部集成的控制算法上來說,DCS控制系統內集成的控制算法的種類遠多于PLC控制器。
(4)I/O模件
從I/O模件上來看DCS控制系統的I/O模件有現成總線接口,具有獨立完成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工作,其I/O模件智能化程度高于PLC控制器,而PLC控制器I/O模件只能為控制器提供現場數據的I/O通道,與DCS控制系統相比智能性較差,對數據采集和處理往往需在機架內配備的專用I/O處理模件完成。
延伸閱讀:PLC控制系統國內外發展
國外的 PLC 技術發展相對比較早: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化工、醫藥、石油、天然氣的一些公司就將 PLC 應用于過程控制任務中。PLC
在我國也有良好的發展:早在2008,PLC的國內市場就已經接近60億,鋼鐵、石油、電力、機械制造過程中均能看到PLC的身影。目前來看,PLC
在未來的發展和應用前景是很鮮明的,可以在不同方面體現出來。
技術方面來看,由于目前計算機及其他高科技電子產品不斷地應用在PLC中,未來PLC的計算速度和穩定性一定會更加適合工業要求;發展態勢來看,將可編程控制器和其他工業控制類的計算機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控制網絡是可編程控制器的發展方向。因此PLC未來會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未來PLC可能會具有更加良好的人機界面,增強智能性和人機互動性;網絡的通訊能力更變得更加強大;開放性會更高,操作性會更加智能和便捷;同時也會具有更加強大的功能。
推薦閱讀:《【研報】電子行業: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研究多元化發展行業前景樂觀-20201106(33頁).pdf 》
《【研報】通信行業·產業追蹤(18):700M集采超預期;PLC國產替代空間大(58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