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近年來,國家方面多次頒布相關法律法規,為網絡安全行業持續加碼,本文將梳理2019年至今的網絡安全相關政策,以供參考。
1.2019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規范密碼應用和管理,促進密碼事業發展,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
2.2021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數據安全應急處置機制、數據安全審查制度、數據安全出口管制、數據投資貿易反制措施。提出開展數據活動必須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并明確數據安全相關法律責任。
3.2021年7月,工信部《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3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過2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15%,電信等重點行業網絡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不低于10%。培養一批面向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新賽道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4.2021年7月,國務院《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范圍進行界定,建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監管體系、安全檢查檢測機制,突出統籌協調、明確部門權責、強化主體責任、規范行為管控、加強生態建設,構建起新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工作體系。
5.2021年7月,工信部、網信辦、公安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明確網絡產品提供者與網絡運營者兩類主體責任,明確漏洞發布要求、漏洞收集平臺相關要求,并制定相關罰則。
6.2021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規范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構建了以“告知-知情-同意”為核心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明確了敏感個人信息的認定與保護規則,明確了個人在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權利。
7.2021年12月,網信辦等十三部門《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界定審查對象、明確審查重點、規范審查,明確運營者與審查者的責任與義務。
8.2021年12月,網信辦《“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強調要堅持安全和發展并重,以實現網絡空間治理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為目標,深化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理念,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建設,開發網絡安全技術及相關產品,提升網絡安全自主防御能力。
9.2022年1月,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部署了八項重點任務,在數字經濟安全體系方面,提出了三個方向的要求,一是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二是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切實有效防范各類風險,系統闡述了網絡安全對于數字經濟的獨特作用及重要性。
10.2022年7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明確了適用對象、規定應當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情形、提出了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具體要求。

以上梳理了近年來國家方面網絡安全相關政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政策解讀欄目。
推薦閱讀:
網絡安全頭部企業有哪些?2022網絡安全十大品牌企業介紹
2022我國網絡安全行業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國內網絡安全廠商有哪些?2022網絡安全廠商排名TOP10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