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發布了《2021年全球能源和自然資源報告:駕馭能源轉型》。報告指出,未來五年將是為世界經濟提供能源和自然資源的行業的關鍵。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這些產業已經幫助推動了巨大的轉變,提供了可靠和負擔得起的能源,為世界市場提供了動力,提供了使消費經濟成為可能的原材料,并確保了穩定的糧食供應,養活了數十億人(見圖1)。
圖1:全球人口增長到近80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能源強度下降

碳排放更加分散,影響更加分散,與源頭沒有直接聯系,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企業、部門和國家之間的協調努力。隨著與排放密集型產業及其產品的聯系越來越清晰,公眾壓力越來越大,未來項目的投資資金也越來越難以獲得。市值趕不上其他行業,因此這些行業在經濟中所占比例較小(見圖2)。能源和自然資源公司需要找到應對的方法,同時繼續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服務,讓消費者享受同等水平的個人消費。
圖2:主要能源和自然資源公司的市值在過去十年中有所增長,但遠低于其他行業

同時,這些公司必須滿足控制資本價格和流動的投資者的需求。在過去十年中,股票投資者將資本從能源和自然資源公司轉移到了技術領域,這表明他們對該行業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的能力缺乏信心(見圖3)。
圖3:過去6年,風險投資已從可再生能源轉向低碳交通

對資本在何處以及如何配置的限制使這一挑戰更加復雜。專注于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目標的基金有所增長(見圖4)。到2021年4月,貝萊德(BlackRock)、先鋒(Vanguard)、State
Street和其他84家基金管理公司已向凈零資產管理公司計劃承諾了37萬億美元的資產,呼吁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也不愿意為不可持續的資產或公司提供融資或保險。例如,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就表示,將開始衡量客戶的碳排放強度,并利用其影響力促使客戶轉向更具可持續性的業務。為了使ENR公司能夠繼續進入資本市場,并在未來幾十年內茁壯成長,它們需要證明自己能夠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多方面的愿景中實現盈利。
圖4:更多資金通過ESG基金流動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貝恩:2021年全球能源和自然資源報告:駕馭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