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金融市場也逐漸擴大,各類金融模式層出不窮,在居民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就包括逐漸發展起來的共享金融;那么共享金融到底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表現形式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共享金融的定義
共享金融就是為了實現金融資源更有效、更公平的配置,通過構建資源共享、要素共享、利益共享為特征的金融模式,讓資源高效合理的配置,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共享金融是一種技術能力。通過現代科技與共享理念的融合,優化配置社會閑置資源。這種技術能力值得現階段銀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使用并不斷創新。其次,共享金融具有普惠的特性。通過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利用最小成本高效率撮合交易雙方達成交易,使人民群眾都能公平、高效、便捷地享受金融資源,與普惠金融理念存在內在統一性。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融脫媒的進程,不利于傳統銀行業的發展。

共享金融特點
(1)參與面廣、群體階層復雜:共享金融利用云計算、移動互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打破了金融資源供給雙方或多方的信息壁壘,吸收了更多的人群參與,調動
參與者的積極性;且共享金融滿足金融“長尾”需求,被傳統金融邊緣化的廣大中小企業、個體商戶、中低收入工薪族等金融弱勢群體也能參與和共享利益。
(2)配置公平、風險利益共擔:金融重要特點是未來的不確定性,共享金融也是如此,如違約風險、市場風險等,在共享資金、資源取得收益的同時也共擔風險,不同的資金、資源規模、不同主體責任等分擔比例不同。
(3)互幫互助、惠及弱勢群體:共享金融中的互幫互助能夠惠及更多的金融弱勢群體,他們在傳統金融中得不到金融服務,而這些困難群體在共享金融中能夠獲得金融幫助。
(4)簡單低廉、共享資源信息:共享金融較傳統金融突出的特征是交易成本低廉,共享金融的金融脫媒過程不需要大量線下經營網點,能夠減少金融交易費用和經營成本費用;且共享金融能有效處理金融資源信息錯配問題,包含有形資源、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共享。
共享金融的主要表現形式
(1)眾籌:眾籌即大眾籌資,融資者通過眾籌平臺向不確定公眾募集項目資金的融資方式,由發起者、投資者、眾籌平臺三部份組成,具有門檻低、效率高、形式多樣、集合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等特點。
(2)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是指對企業商品交易產生的應收付、預收付以及存貨進行的金融交易。
(3)金融基礎設施共享:金融基礎設施是現代金融運行的技術基礎,共享金融領域的金融基礎設施包含支付結算體系和信用體系的共享。
此外,共享金融的主要表現形式還包括相互保險、區塊鏈金融等。
以上就是有關于共享金融的定義、特點和主要表現形式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金融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系統性金融風險是什么意思?成因是?
什么是金融資產?包括哪些?特征介紹
易觀分析:2022年中國消費金融數字化發展分析報告.pdf(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