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養老
當前,關于智能養老的概念并不統一,不同學者對其定義有著不同看法:
學者高圣兵(2010)提出,智能養老是指結合社區養老中心、智能數據平臺、服務供應商、上門提供服務中心人員的一套全方位的服務機制。智能養老服務是政府為改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的一套服務機制,無論如何,智能養老歸根結底都是一種服務方式,所使用的一切技術旨在減輕家人養老壓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安心、便捷和舒適的生活。
學者陳疇鏞(2011)認為智能養老是以傳感器為媒介,將人、物與互聯網相結合,使老人的身體狀況、安全信息等都能上傳至網絡,使平臺工作中遠程獲得。智能養老服務能讓老人生活中舒適自由的家中,通過分散的公共服務資源:老人家居、外出、智能監控系統等,或者無微不至的生活健康服務。

2.智能養老模式
(1)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社區家庭養老模式本質上是互聯網
智能養老服務平臺、健康老年人家庭養老、養老機構安裝健康檢測設備、可穿戴設備、智能呼叫、煙霧報警、天然氣報警、智能門磁、人體傳感器等智能養老硬件,通過遠程收集老年人身體、安全、家庭生活相關數據,實時傳輸到社區家庭養老系統管理平臺,數據異常,智能養老系統自動向老年監護人報警;半自理老年人,住在社區嵌入式養老床上,有專業護理人員為老年人提供食品、生活、交通、娛樂、健康等相關服務。離家更近,比長期養老院更方便。實現智能養老設備與社區居家老年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為老年人提供更方便、專業、高效、智能的醫療方法。
(2)機構養老模式
封閉式養老院采用養老院管理系統和便攜式體檢箱、健康體檢機、老年智能手鐲、智能睡眠床墊、智能呼叫等智能養老產品管理,由管理員、財務、前臺、護理人員等角色管理,實現老年人個人檔案、住院動態、催收信息、身體體征數據、應急呼救等相關方面的監控,兒童通過APP能夠遠程了解老年人住院的日常動態,檢查老年人住院的消費賬單,監控老年人的位置安全,隨時了解老年人住院期間各項身體指標的檢測數據,為老年人遠程支付。
(3)長者食堂配餐模式
老年食堂餐飲系統模式是以中央廚房為中心,以社區餐飲點為起點,設計管理員、廚房、客戶服務、餐飲助理和財務五個角色,提高效率,簡化操作,降低勞動力成本和大量數據處理能力;老年人每天只需要定期到社區,食品是根據老年人的口味清單,易于消化,肉類和蔬菜搭配,通過自己支付一點,政府補充一點,慈善機構捐贈一點的原則。讓老年人花更少的錢,一日三餐可以吃到熱氣騰騰的食物。
(4)醫養結合模式
醫療與護理相結合的養老模式是新時代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的智能養老產品,最大限度地利用社會資源。其中,醫療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健康咨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斷和治療醫院、術后康復服務和臨終護理服務。護理包括生活護理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養老床位服務等,集醫療、康復、健康、養老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
3.智慧養老表現形式
智慧養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遠程監控老人生活
試想,老人在家中摔倒,安全傳感器能立即通知醫護人員和家人親屬;如果老人長時間沒有移動或者家中的水電設施長期不曾使用,家中的傳感器也能通知后臺,提醒家人注意老人安全;老人外出時,也能隨身攜帶可穿戴傳感器,如果發生意外,家人也能實時得知。
(2)建立老人身體健康數據庫
可穿戴設備和智能醫療設備所采集的老年人身體信息,能統一上傳到云端,建立老年人健康數據庫。這些數據能反饋老人最真實的健康狀況,并對日后的醫療行為提供數據支持。
(3)實時監測老人健康
智能養老不僅能帶給老人防護,還能全方位監測老人的健康狀況。傳感器連接上各類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后,便能隨時監測老人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家人和醫護人員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實施救援。
以上梳理了智能養老的定義、模式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煜寒咨詢:2022年智能養老市場洞察報告(20頁).pdf
住建部:《養老服務智能化系統技術標準》(50頁).pdf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1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