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波介質陶瓷
微波介質陶瓷(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是無源器件的一種,是實現微波控制功能的基礎性關鍵材料,在三百兆赫茲到三百吉赫茲微波頻段的電子芯片中,不僅可以作為介質,也可以實現器件的功能。根據微波電路所要求的不同的應用方向,通過改變陶瓷的各種性能參數,可將其應用于諧振器、餅狀的定相天線和振蕩器等器件或電路基板中,是電子電路中不可或缺并且具有高應用價值的材料。
微波介質陶瓷相比其他材料而言,具有高介電常數,較低介電損耗和近零的諧振頻率溫度系數的優良介電性能。良好的力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也保證微波元器件和微波系統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夠工作。
斯坦福大學的民R.D.Richtmyer第一次提出了“介質諧振((Dielectric
Resonator)”的概念,揭開了微波介質材料的序幕,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哥倫比亞大學的Okaya和Barsh等,通過對單晶的二氧化鈦(TiO2)和鈦酸鍶(SrTiO3)進行分析,用這兩種材料制作出了微波諧振器。至此,他們實現了Richtmyer的預言,開創了微波器件小型化的先河,20世紀70年代,微波介質陶瓷諧振器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隨著科技的改進,已越來越成熟。
2、微波介質陶瓷的分類及用途
按介質常數不同,可將微波介質陶瓷分為低介電常數類微波介質陶瓷、中介電常數類微波介質陶瓷和高介電常數類微波介質陶瓷。
(1)低介電常數類微波介質陶瓷
以合鈣鈦礦結構系列材料為原材料,介電常數在 25-30
之間,在高頻率下具有高Q值、介質損耗低的特點,主要用于移動通信基站、衛星通信基站領域中的諧振器、振蕩器、濾波器等。
(2)中介電常數類微波介質陶瓷
以BaTi4O9、Ba2Ti9O20、ZrSnTiO4為基的系列材料為原材料,介電常數在40-80之間,在中等頻率下具有較好的溫度穩定性,其制備的復相陶瓷在低頻和高頻下均適用,原材料成本較其它類型低,已廣泛應用于各種諧振器和濾波器制備中。
(3)高介電常數類微波介質陶瓷
以BaO-Ln2O2-TiO2系列(Ln 為 Sm、Nd
等稀土元素)和鉛基鈣鈦礦系列材料為原材料,介電常數在80-90之間,在低微波頻段下具有高介電常數、低 Q
值、質損耗高以及介質體內傳輸時的波長小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民用通信系統。

來源:《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微波介質陶瓷行業概覽(41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