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主要碳交易上市公司有:華銀電力(600744)、長源電力(000966)、云鋁股份(000807)
、中鋼國際(000928)、中材節能(603126)、深圳能源(000027)、岳陽林紙(600963)、中泰化學(002092)、太陽能(000591)、四川路橋(600039)、協鑫能科(002015)、愛康科技(002610)、開爾新材(300234)、國檢集團(603060)、晉控電力(000767)、閩東電力(000993)、巨化股份(600160)、大唐發電(601991)、先河環保(300137)、華光環能(600475)。

1、華銀電力(600744):公司是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7.5%。
2、長源電力(000966):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為公司參股企業,公司持有其9.09%的股權。
3、云鋁股份(000807) :云南亞能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碳資產開發經營管理。
4、中鋼國際(000928)︰中成碳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為公司持股38%的參股子公司,主營業務為碳資產管理.碳資產管理技術服務.碳減排量開發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
5、中材節能(603126):公司是余熱發電行業的龍頭企業,主要經營水泥、建材行業的余熱發電工程設計、建造、運營和設備的銷售,碳交易的實行,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強化了各主要控排單位的減排力度,有利于公司業務的發展。
6、深圳能源(000027) :公司持有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12.5%股權。
7、岳陽林紙(600963):公司正在根據碳達峰要求,積極推進自有碳匯交易。并且公司擁有較大額度的碳交易余量,也為下一步擴大產能提供了生態基礎。
8、中泰化學(002092):公司持有新疆碳排放權交易中心10%股權。
9、太陽能(000591):公司基于國家發改委自愿減排量交易體系的碳交易已提交了項目申請報告,并將根據生態環保部關于碳資產交易的后續政策積極參與碳資產交易。
10、四川路橋(600039):四川鐵能電力開發有限公司系公司參股公司,公司持有其40%股權,該公司參股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持股比例為40%。
11、協鑫能科(002015):公司下屬子公司協鑫碳資產服務(東臺)有限公司開展碳交易、碳資產管理相關業務。
12、愛康科技(002610):北京碳諾科技有限公司是愛康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公司以碳金融服務為導向,為碳市場參與者提供碳資產開發及管理、碳金融投資及交易、碳市場咨詢及培訓等低碳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
13、開爾新材(300234):公司持有20%股權的開源新能主要從事碳金融、碳資產開發與管理、碳交易等業務,致力于從碳資產開發和管理逐漸延伸至碳交易和碳金融,打造碳資產的完整產業鏈。
14、國檢集團(603060):公司持有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9.09%的股權。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是一個碳排放權交易平臺,為用戶提供碳排放權交易、能效市場產品交易、新能源及節能減排綜合服務、碳金融創新產品開發及碳交易投融資服務等業務服務
15、晉控電力(000767):孫公司北京中茗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中國碳市場的創新型企業,是全國領先的碳資產管理及低碳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服務內容包括:企業碳盤查、碳資產管理、碳金融和溫室氣體減排項目開發等。
16、閩東電力(000993):公司目前持有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福建)有限公司1000萬股,占4.76%。
17、巨化股份(600160):公司是國內首家實施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的氟化工企業,自2006年開始,先后與日本JMD公司、氣候變化資本中國有限公司(英國)合作CDM項目。公司對外經濟合作部保持與政府主管部門和相關組織密切配合和合作,為溫室氣體減排,尤其是HCFC-22生產過程中副產HFC-23處置做出努力。
18、大唐發電(601991):公司擁有眾多的CDM項目資源,2013年大唐集團與俄羅斯天然氣集團在北京環境交易所舉行“六螫三期風電CDM項目減排量購買協議書簽字儀式”。該項目于2010年2月22日在聯合國注冊成功,年減排量達到4.8萬噸,為企業帶來碳交易收益1000余萬人民幣。
19、先河環保(300137):公司擬與北京正合綠勢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設立上海碳和管理咨詢合伙企業,經營項目和范圍:碳排放權交易的配套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各大碳排放交易所(包括全國統一碳市場成立之前的各個試點交易所以及建成后的全國統一碳市場)交易的配額、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簡稱:CCER)等碳交易市場上可交易與流通的權益產品及相關衍生品的買賣。
20、華光環能(600475):公司是高效鍋爐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形成了350MW以下的節能高效燃煤電站鍋爐、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余熱鍋爐、垃圾焚燒鍋爐、生物質鍋爐為主的產品系列,具備傳統電站、新能源電站、煙氣治理的設計、設備成套、工程總包能力。碳交易的實行,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強化了各主要控排單位的減排力度,同時推動了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對于節能減排的巨大需求。
以上梳理了國內主要碳交易上市公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公司研究欄目。
推薦閱讀:
【研報】非銀行金融行業碳交易專題:構建碳交易從交易體系到金融生態-210620(21頁).pdf
CEEX:2021碳交易、碳金融和碳價格軌跡(17頁).pdf
ListCo:碳排放權交易框架(2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