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珠寶行業發展歷程
1、萌芽起步階段
1971年——2005年是中國珠寶行業的萌芽階段,這一時期,中國開放黃金飾品零售市場,建立黃金市場體系,政策逐步放開,黃金首飾產品供不應求,銷售渠道分散,國際品牌逐步進入中國市場。
在這一階段進入中國珠寶市場的公司有SWAROVSKI、Cartier、周生生、潮宏基、周大福、周大生、周六福等。
2、快速發展階段
2006——2013年為中國珠寶行業快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金價高速增長,國內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珠寶品牌商加速渠道擴張,結婚人數呈穩態上升趨勢,13年金價大幅下跌致“搶金潮”,拉動珠寶消費增長,行業高速發展,中國珠寶行業市場規模CAGR為19.3%。
這一時期興起的公司有六桂福珠寶、六福珠寶、PANDORA等。
3、調整復蘇階段
2014——2019年是中國珠寶行業的調整復蘇階段,這一時期,經濟增速放緩、“搶金潮”透支、反腐等因素致消費低迷,行業進入調整期,隨著負利率環境、宏觀環境不確定性等因素推動金價回升,國內經濟趨穩,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拉動珠寶消費需求復蘇,渠道拓展增速放緩,行業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從萌芽階段開始,中國珠寶行業市場規模雖有起伏,但總體呈上升趨勢,至2019年,我國珠寶行業是市場規模已高達7000多億元。

中國珠寶行業現狀
1、集中度偏低
數據顯示,與日本、中國香港等地相比,中國內地珠寶行業CR5占比僅19.4%,低于日本的23.3%和香港的41.4%。中國內地珠寶市場多被周大福/老鳳祥/老廟黃金/周生生/周大生占有。

2、消費提升空間大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中產階級數量不斷增加,據麥肯錫預測,我國中產階層占比預計2022年達到81%,他們將是中國珠寶行業消費的主力軍,2019年,中國大陸珠寶人均消費額僅為73美元,是中國香港人均珠寶消費的1/11,新加坡的1/6,美國的1/3,因此,中國珠寶仍消費市場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黃金飾品引領消費潮流
當下,珠寶行業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相比鉑金與鉆石,三四線消費者更喜愛黃金首飾。麥肯錫預測,三四線城市的中產階層將成為未來占比增長最快的群體,預計2022年達40%,成為推動黃金珠寶首飾消費的主要群體。

來源:《精選2021年珠寶行業老鳳祥發展趨勢及盈利能力分析報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