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 Kearney)發布了《印度化學品報告》。
全球化學品價值鏈的轉移
在過去的幾年里,全球價值鏈(gvs)發展迅速。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環境法規收緊和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全球制造業的潛在整體多元化(“中國+1”)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正在推動下一波化學品價值從中國向印度等市場的轉移。 
歷史上,歐盟(EU)和美國(US)是重要的全球化學品中心。到2006年為止,它們總共貢獻了全球化學品銷售額的近40%。
然而,在2008年經濟衰退之后,化學工業的重心轉移到了中國。中國在全球化學品銷售中的份額從2009年的24.1%增長到2019年的40.6%。
印度化學品行業未來增長的四大驅動力
1.國內消費強勁增長
化學品消費與GDP增長密切相關,印度目前的人均消費量(約110美元),與其他發達市場相比顯著落后(如圖),增長空間巨大。
隨著強勁的長期GDP前景、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和日益增長的城市化進程,印度國內化學品消費在未來十年內可能會快速增長。

2.中國+1戰略勢頭強勁
隨著全球化工企業尋求降低供應鏈風險,人們對印度等市場的興趣不斷增強,這些市場可能為中國提供一種既有彈性又互補的替代品。
印度已經從這一趨勢中受益,部分化工行業如農用化學品、染料和顏料的出口需求增加。隨著國內企業進一步裝備,以滿足這一需求趨勢,這一出口機會可能會進一步增長。
3. 擁有熟練的人力資源和強大的勞動力成本優勢
印度擁有豐富的熟練勞動力,該國是全球培養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畢業生最多的國家之一。每年,印度250多萬畢業生中有30%以上獲得STEM學位。
在六大化工生產國中,印度的勞動力成本最低。在生產力調整之后,印度的勞動力成本仍然是中國的1/3(如圖)。這些因素有助于以成本效益高的方式擴大印度的化工生產規模。
2020年制造業勞動力成本比較(美元/小時)

4.改善政策和監管環境
化工行業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化工產品廣泛應用于從農業到工業著色劑的各個行業。
此外,化工行業具有很強的GDP乘數效應,每投資一美元在化工領域,下游及關聯產業就會產生4-5美元的產值。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 Kearney):印度化學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