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什么?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為引導特定資金的流向及實現其特殊用途,央行采用的有選擇地對某些特殊的信用加調節和影響,并追求結構性調節效果的政策工具。其有別于中央銀行傳統的貨幣政策操作,與金融危機時期各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區別,在實施過程中體現出非常明顯的結構性調節特征。
2、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扶持目標,目的介紹
(1)再貸款(2018年創設)、再貼現(1986年創設)
扶持目標:中小微、三農、民營、信貸薄弱地區
目的:金融機構擴大“三農”、小微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投放,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
(2)降準置換MLF(2018年創設)
扶持目標: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創新型企業、綠色經濟
目的:優化流動性結構,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3)MLF質押品擴容(2018年創設)
扶持目標:小微企業、綠色和“三農”
目的:消除央行向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的障礙。解決央行通過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引導其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制約
(4)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CRMW(2018年創設)
扶持目標:遇到困難,但有市場、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
目的:緩解銀行“惜貸”現象,改善企業融資狀況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5)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2019年創設)
扶持目標:小微,民營企業
目的:為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
(6)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率與定向降準(2019年創設)
扶持目標:普惠信貸,尤其是小微
目的:穩妥有序釋放資金,確保用于擴大普惠信貸投放。防范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小微企業,有利于優化結構
(7)央行票據互換CBS(2019年創設)
扶持目標:支持實體經濟
目的:緩解債務周期下行、銀行資產回表壓力。提升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在銀行永續債發行初期提高其市場接受度,改善市場預期,啟動和培育市場,并不在于要用央行票據換多少永續債
(8)中債增信成為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2019年創設)
扶持目標:民營企業
目的:再貸款之外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提供資金,提高融資比例,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9)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2020年創設)
扶持目標:直達中小微企業
目的: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主要緩解小微企業還本付息壓力
(10)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2020年創設)
扶持目標:直達中小微企業
目的: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主要緩解小微企業缺乏抵押擔保的痛點,提高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比重
(11)碳減排支持工具(2021年創設)
扶持目標: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
目的: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領域,向企業和公眾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循環經濟等理念,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推薦閱讀
《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資產波動或將加劇-220217(25頁).pdf》
《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58頁).pdf》
《社科院:美國貨幣政策溢出效應、中國資產價格波動與資本賬戶管理(18頁).pdf》
《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5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