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建造內涵及特點
智慧建造是以信息化、工業化和綠色化為基礎,以物聯網為信息采集手段,以物理信息系統為核心平臺,實現建設項目過程物理信息的實時傳輸、海量數據的高度集成、知識的精確提取、智慧平臺輔助決策,是一種以BIM為核心、以物聯網為紐帶的,旨在實現建設項目精益化管理、智慧化建造的具有可移植性的新興建造模式。
智慧建造的內涵可分為廣義的智慧建造和狹義的智慧建造。
(1)廣義的智慧建造
廣義的智慧建造是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建造模式,包括項目立項、決策、設計、施工、運維和拆除在內的智慧建造,在項目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基于信息平臺,統籌項目資源,整合數據流,實現項目的精益化信息管理,促進施工階段的智慧建造。廣義的智慧建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征:
1)目標:自動化、智慧化、信息化、綠色化
2)本質:以人為本
3)前提條件:質量與安全保障
4)依托科技進步和系統管理
5)各參與方協同工作
6)全生命周期內各階段相互融合,信息傳遞共享、交互
(2)狹義的智慧建造
狹義的智慧建造只針對建設項目施工階段,指依附于 BIM、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現項目施工階段的智慧建造。
2、智慧建造與傳統建造的區別
(1)應用范圍
智慧建造應用于全生命周期所有階段;傳統建造應用于以施工、設計等單一階段為主。
(2)技術支撐
智慧建造主要依靠BIM技術、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4D可視化等新興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傳統建造依靠CAD、互聯網、數據庫等傳統計算機技術或網絡技術。
(3)組織形式
智慧建造組織結構扁平化,統一協調,各參與方集成管理;傳統建造組織形式松散、冗長,根據具體管理任務建立的臨時組織。
(4)信息傳遞方式
智慧建造是基于BIM與物聯網技術的信息實時交互與共享,數據自動采集、錄入、存儲、處理和分析;傳統建造則通過紙質文檔、會議、電話、傳真、郵件、物流等方式。
(5)目標
智慧建造的目標是信息化、智慧化、綠色化;傳統建造的目標是完成項目合同。
(6)信息共享
智慧建造全生命期數據共享與信息化管理,高效協同,數據互聯互通;傳統建造信息孤島與斷層,數據失真,溝通不暢。
(7)參建方
智慧建造需多方協同工作;傳統建造相互交織,錯綜復雜。
(8)成本管理
智慧建造的成本能主動控制,事前預警,集成管理;傳統建造的成本管理則是被動參與,事后控制,相互獨立。

推薦閱讀:《中國建筑節能協會:2020中國智慧建筑技術發展白皮書(97頁).pdf》
《2021年建筑信息化軟件競爭格局與BIM技術應用分析報告(26頁).pdf》
《數據中心工作組:數據中心BIM技術白皮書(6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