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風險管理
全面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是指企業圍繞總體經營目標,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理財措施、風險管理的組織職能體系、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從而為實現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和方法。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本質并非消滅風險,而是要學會合理、勇敢、策略性地承擔風險,同時更有技巧、信心百倍地抓住機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通過“關鍵風險管理、管理關鍵風險”,做到“管理風險、利用風險、駕馭風險、把握未來”。

2.全面風險管理原則
全面風險管理應堅持以下三個原則:一是獨立性和開放性相統一;二是統一性和差別化相統一;三是控制性和服務性相統一。
3.全面風險管理與傳統風險管理的區別
(1)全面風險管理從公司總體上把握分散于各部門的風險,并充分考慮各風險間的交互影響及風險對公司的整體影響,是全面的、動態的風險觀。傳統風險管理過于重視業務風險,忽略公司治理風險和操作風險,且不考慮風險間的相互影響,是分散的、片面的風險觀。
(2)全面風險管理把風險看成一個整體,因此強調在統一的風險管理框架下,風險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以及其他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與合作;傳統風險管理各部門僅考慮各自所轄風險,多頭管理降低了風險管理效率,風險管理部門的工作受到局限,導致風險管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
(3)全面風險管理同時考慮風險和機會因素。在風險控制的基礎上,通過綜合量化等環節,選擇具有最佳回報的戰略,實現風險與收益平衡;傳統風險管理只強調防范風險,未考慮帶來機會的不確定性。僅為基本層次的風險管理,在既定的戰略下將風險維持在一定的水平。
總的來說,與傳統風險管理相比,全面風險管理突破了將不同種類風險分別看待的局限,將所有風險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慮,從公司整體出發,對產品、服務、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各類風險進行整體化管理。在全面性、動態性風險觀的指導下,全面風險管理更加重視各部門間的合作,強調風險管理技術、理念的規范和統一,使所有部門在統一的風險管理框架下識別、衡量和管理企業風險,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和協調也更加緊密。并且,全面風險管理更加要求一切風險管理活動要圍繞價值最大化這一核心目標,將風險管理和投資活動結合起來,通過控制純粹風險和選擇風險回報大于整體風險的貢獻因素的投資機會,來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
以上梳理了全面風險管理的定義、原則及其與傳統風險管理的區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風險管理?風險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步驟?
什么是風險投資退出?方式有哪些?作用分析
什么是風險投資?特征是?基本要素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