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指為保證預算資金的規范使用而進行的組織、協調、控制和監督等一系列活動。企業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同步實施對于管理過程的監控,預測或規劃經營狀況,定期或實時反映企業完成情況,不斷調整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與預期的差距,提高管理效率,推進企業預期目標與戰略目標的實現。

2.預算管理的特征
(1)全局性特征
高效的預算管理囊括了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過程。企業預算管理的具體對象和內容涉及到戰略、計劃、市場、業務等方面,對企業經營發展目標和未來發展規劃起到引導、監督和考核作用。預算管理工作通過相互連貫的各個環節能夠逐步實現對企業循環往復地綜合管控。
(2)融合性特征
預算管理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控制,與企業日常管理緊密結合,并指明企業下一步的行動方向。采用預算管理可以有效地實現企業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功能,對各業務部門以及管理層有一定的監督制衡效果,是企業經營活動的行動指南,不僅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深度融合,更能與企業管理機制、內控制度有效結合。
(3)整體性特征
企業預算管理涉及到業務財務的各個環節,所有員工都應參與其中,具有整體性特征,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企業各部門所做的決策,甚至于員工的日常行為都會影響到預算的執行效果,預算管理的其他環節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整個預算管理活動的實施效果。預算管理形成了針對全體員工的內部管理體系,具體反映出企業各層級人員的管理權力和需要承擔的職責。
(4)互動性特征
溝通是預算管理的重要橋梁。在企業進行業務活動的過程中,企業各層級員工和部門都可能會面臨多方位的溝通和協調的局面。預算管控將企業各個層級與部門相結合,通過合理的規章制度來建立起各層級的統一標準,充分利用企業分配的各種資源進行協同管理,實現相互合作與容納的平衡。
3.預算管理的作用
(1)規劃作用
每個單位組織在各個發展階段都會設立相應規劃目標,通過加強預算管理,可以幫助單位組織明確其各個部門的工作,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組織的經濟效益,對組織的財務等各個環節進行統籌安排,確保每一步都能與制定的規劃得以符合,進而井然有條的實現發展目標。
(2)協調作用
通過預算管理,可以加強單位部門間的協調與溝通,將組織資源按照規則和配比進行合理安排,及時準確評定各部門預算需求,避免各個部門各自為政而降低工作效率問題的出現,使各個部門各項資源得以優化配置,提高資金使用率,進而提升單位組織整體工作效率。
(3)控制作用
從根本上來看,實施預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現預定目標。而控制是預算管理的核心環節,其中包含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在預算實行的整個過程中,控制貫穿于其中,得以更加準確科學預測與評估單位部門的各個環節,對于存在的問題得以及時發現,尤其體現在組織的成本控制方面,進而可以縮減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起到一定的風險防范作用。
(4)績效評估作用
在預算管理實行過程中,將實際己經完成的情況與預定目標進行對比與分析,對預算工作完成情況實行一定的績效考評,并依照績效考評結果施以對應的懲罰與獎勵,得以將單位部門可能存在的問題真實反映出來,同時得以提高參與預算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預算工作得以更加順利進行。
以上梳理了預算管理的定義、特征及作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中智人力資源管理咨詢:2020-2021年企業人工成本預算管理實踐調研報告(48頁).pdf
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作用是什么?優缺點一覽
什么是中央財政預算?內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