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使得技術創新帶來了技術的飛速發展,迎來了新的信息技術的飛躍式革命,此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承載力受到挑戰,在上述背景下,智慧城市成為新型城市建設的新方向。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與數字城市是一回事嗎?本文將具體介紹。

1.智慧城市
當前,關于智慧城市的定義有著多種理解:
IBM認為通過使用通信技術和傳感設備,對城市生活各方面需求進行數據信息分析與感知,進而做出智慧的響應,以改進從交通、住房、政府公共服務、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使城市生活體驗更加智能和美好。
智慧城市指的是將信息與通信技術手段相結合,對整個城市經濟活動的各項關鍵信息進行收集、分析與整合工作,以最大化優化城市功能為總目標,在推動國民經濟的同時利用相關科技與技術分析,以此提高大眾的生活水平。
智慧城市指利用一系列技術手段,整合城市各項資源,從而對人們的各項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根據Kramers等人的觀點,智慧城市的概念并不完全涉及可持續性問題,而且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之間也缺乏聯系,其關鍵論點在于智慧城市的方法無法在經濟動力、社會多樣性和空間復雜性方面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智慧城市內容
智慧城市應該包含以下幾塊:
(1)公共服務智慧化、社會管理智慧化:搭建實時高效的公共服務平臺和管理系統。
(2)面向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3)生活、居住的智慧化。通過各種硬件設施入網,搭建居住小區、工作區域、商務區域智慧平臺,通過這些平臺實現類似于具有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庭生活,高效智慧辦公和智慧化的社區管理。
(4)教育的智慧化。資源信息化和網絡化,使得教育、學習方式發生非常大的改變,新的學習方式,如在線慕課(MOOC)、數字圖書館,集合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習隨時、隨地,更大程度上促進教育公平。
(5)智慧交通。通過數字監控設備,對交通流量分布等進行實時控制,完善公路交通等監控網絡系統,實現“數字交通”。
(6)社會安全的智慧化。將各平臺信息共享,大數據處理,形成新的高效應對機制,對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指揮系統,對不同時間自然災害的預防,整合防汛指揮系統。建立更有效的公共安全應對機制,最終能使系統將各部門資源整合,協調各部門對各類治安案件、安全事故、重大疫情、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防范及處理能力。
(7)建設政府信息綜合管理服務平臺。
3.智慧城市與數字城市
數字城市是將各種信息相結合,數字化并存儲與網絡上,形成城市虛擬空間,它屬于傳統城市的數字化狀態。數字城市致力于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城市運行與發展各方面功能,提高城市運行效率,服務城市管理和發展。
智慧城市則注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傳感技術、智能技術,實現對城市運行狀態的自動、實時、全面透徹的感知。強調從行業分割、相對封閉的信息化架構邁向更為復雜的巨系統開放、整合、協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構,發揮城市信息化的整體效能。通過網絡、移動技術實現無所不在的互聯和隨時隨地隨身的智能融合服務。
4.智慧城市建設意義
能夠推進節能減排,推動城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建立有效的安全監控網絡,保證食品、藥品安全。還能整合公共服務設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在醫療、教育、衛生等方面的需要,快速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等。
智慧城市是對城市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深層次問題進行協調的一種解決方案,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能進行全面透徹的感知與協調。
以上梳理了智慧城市定義、建設內容及其與數字城市的關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各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匯總
什么是智慧港口?優點有哪些?應用場景及行業龍頭一覽
聯想&工信安全:2022智慧城市白皮書-依托智慧服務共創新型智慧城市(41頁).pdf
智慧城市指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與技術研究(2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