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應用:預計2022年我國云計算規模近3000億元(附下載) 三個皮匠 關注三個皮匠(ID:www3mbang)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行業研究報告 2020-09-21 11:41:00 作者:三個皮匠 1966 收藏 ?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有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 962.8 億元,增速為 39.2%。預計未來幾年復合增速在 30% 左右,到 2022 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接近 3000 億元。國外知名分析機構 Gartner 的數據顯示:云計算滲透率將大幅提升,2019 年云計算的市場滲透率將首次突破 10%,達到 11.3%;到 2021 年全球云計算市場滲透率將達到 15.3%。數據是冰冷的,會有分類和統計上差異,如云計算滲透率專指公有云嗎?包括私有云在內嗎?盡管如此,并不影響我們對整體趨勢的判斷。傳統行業 / 企業應用需要遷移到云平臺,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演進階段的劃分,大致可以分為如下 4 個階段:階段 1:虛擬化整合 +IaaS 階段:這個階段以 IaaS 基礎設施虛擬化應用為主。階段 2:IaaS+ 簡單 SaaS 應用階段:在虛擬化資源基礎上,開始對外提交簡單SaaS 服務。在這個階段,傳統行業 / 企業用戶部分業務部門,會脫離開 IT 部門的納管,嘗試公有云服務,嘗試局部業務的創新。階段 3:豐富 SaaS 應用 +PaaS 平臺階段:為了能夠提供統一的 IT 服務,增強對于IT 基礎設施的把控能力,更多傳統行業 / 企業通過構建私有云,對于 SaaS 服務進行集中管理,開始構建符合行業企業發展需要的 PaaS 平臺。階段 4:全面云化、自動化管理和服務的階段。既然如此,問題來了!如今,中國傳統行業 / 企業業務云化已經發展到了哪個階段?本白皮書觀點表明,傳統行業 / 企業云計算應用如今已經進入到了第三階段的 PaaS 平臺階段,這里 PaaS 平臺技術非常明確,以平臺為基礎的云原生化開發,實現對傳統應用逐步改造。從技術上看,基于容器 + 新型 PaaS 平臺具有敏捷部署、彈性伸縮、靈活調度的優點,結合、 DevOps 和微服務三駕馬車,企業可以快速走上云原生轉型之路。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容器化部署占到了生產應用部署的 48%,2020 年,超過 50% 的全球組織將在生產環境中運行容器化應用程序,到 2022 年將超過 75%。在中國,截止到 2018 年底,已有 96% 的 IT 企業在生產環境部署容器化應用。白皮書也強調:構建平臺是起點,不是目的,是手段、工具,但不是業務應用,用好容器+ 新型 PaaS 平臺加快云原生化部署才是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傳統行業 / 企業用戶可以直接選用云廠商提供的云原生服務,也可以通過 ISV 等合作伙伴繼續沿用服務外包方式,依靠第三方服務商的產品和技術力量,不必事事親力親為。按照白皮書的判斷,行業 / 企業傳統應用向云上的遷移基本完成,解決了傳統應用在云環境下的使用問題,也能夠享有 IaaS 基礎設施的資源彈性和易部署的紅利,但效果是有限的,與類似“雙十一”的互聯網業務支撐系統存在明顯差距。如果說,傳統應用上云解決“能用”的問題;云原生化改造要解決的就是“好用”的問題。業界經常用“穩態”和“敏態”來概括行業 / 企業應用的特征,但這種概括是相對意義上的,是暫時的,因為并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穩態”,業務創新要打破的就是“穩態”,使其走向“敏態”,走向云原生化應用。毫不夸張地說,云原生化改造會成為傳統行業 / 企業新的分水嶺,將決定傳統行業 / 企業在未來市場上的“生”與 “死”,依靠政策壁壘,也許傳統行業 / 企業還能夠生存,但也僅僅是生存,甚至“生不如死”,終究會被時代洪流所吞沒。(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點擊下載全文 本文標簽 DOIT 2020 行業 云原生 應用白皮書 2020行業云原生應用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