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單病種付費
單病種管理思想最初源于美國;單病種付費方式是指醫院對疾病的按照疾病分類確定醫療費用預付費額度的新型醫療費用支付方式,通過對某一單純性疾病的檢查、化驗、治療、手術及護理等進行成本核算并確定付費標準。

2.什么是drgs付費
DRGs付費就是通過采用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定額預付費支付方式,限制醫療機構過度醫療,增加節約支出的動力,從而減輕醫療保險基金和醫療費用支出者的負擔,控制醫療機構中不合理醫療費用的增加。
3.drgs付費和單病種付費的區別
(1)分組原理單:病種付費:依據疾病診斷診療本身, 不對合并癥和并發癥進行歸類分組、相對獨立單一的疾病進行診療全過程的獨立核算和費用總量控制。
DRGs付費:綜合考慮患者年齡、性別、住院天數、臨床診斷、病癥、手術、合并癥與并發癥等情況,將臨床過程相近、費用消耗相似的病例分到同一個DRG(病組),從而形成數百個差異明顯的病組。
(2)覆蓋疾病范圍:單病種付費:有限疾病種類,只要有并發癥或者合并癥就不能覆蓋。(執行過程中醫院可以利用退出機制將醫療資源耗費多的病例從單病種補償體系中剔除)
DRGs付費:覆蓋全部疾病譜,面向整個醫療保險補償制度的。
(3)支付結算方式:單病種付費:固定的單病種費用,靈活度較差,一些復雜疾病可能僅僅得到少量費用,治療時會給醫生造成職業風險,降低工作的積極性。從醫院的整體來看,會要求醫生降低單病種治療費用獲得盈利。
DRGs付費:在病種的基礎上形成有效的疾病成本的核算,在進行規范編碼的基礎上形成科學,合理和適合于不同病種的類似分組空間。支付時可以有效突破客體差異、醫療服務復雜性和經濟水平差異對疾病的影響。
(4)對醫生診療行為影響:單病種付費:出現合并癥與并發癥且在單病種范圍內難以治愈,在單病種付費的約束下可能會縮短住院天數,減少治療的環節,對病情的轉歸產生影響。
DRGs付費:出現合并癥和并發癥后,病組會發生變化,治療疾病的費用也會跟著改變。醫生不需要面對費用上升壓力,可以在其相關診斷分類標準下進行有效治療,患者不僅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可以盡量縮短病程,獲得更好的愈后。
(5)其他不同:單病種付費與臨床路徑:單病種付費重點應用范圍在臨床路徑規范、治療效果明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領域開展。臨床路徑的規范不僅能保證醫院服務質量,還能幫助其衡量某一病種所需的實際費用,并以此為根據,制定合理的單病種付費標準。
DRGs付費與權重:DRGs付費機制按照不同的DRG病組進行不同的定價,而直接影響DRGs定價的指標就是DRG權重,權重越高,支付費用越高。
DRG權重(RW):根據醫療費用越高消耗的資源越多,病情相對越嚴重的總體思路,計算每個DRGs組相對全省次均費用的權重,綜合反映各DRG組的疾病嚴重程度和資源消耗情況。
以上就是有關于單病種付費、DRGs付費的定義及兩者區別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醫療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dip付費是什么意思?dip付費與DRG的區別在哪?
醫院信息系統是指什么?功能有哪些?
什么是互聯網+?互聯網+醫療定義與產業鏈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