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纖維產量、出口及化學纖維制造業經營現狀分析 云閑 2023-05-26 09:09:57 作者:云閑 1097 收藏 化學纖維產量、出口及化學纖維制造業經營現狀分析隨著國家實施“中國制造2025”規劃,預計到2020年,化學纖維將大幅增長,總產量達到1.7億噸,是2014年的2.4倍。同時,2015年至2018年,全國化纖紡紗產量分別為11.66億噸、12.20億噸、12.14億噸和13.21億噸,這表明我國化學纖維市場已經由曾經的單一市場轉換成多元市場。化學纖維出口量也迅速增長,2016年至2018年出口量分別為5172.6萬噸、5071.9萬噸和5849.37萬噸。其中,2018年出口量達到歷史最高,比2017年增加7.2%,并超過年內銷售額的98.4%。出口銷售占化學纖維總產值的12.5%,連續5年出口占比保持在12.3%左右。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受到行業的強有力支持和關注,國內化學纖維市場形勢持續向好,自織造品種豐富,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產地布局分散,競爭力不斷提升。從我國化學纖維制造業經營情況來看,化學纖維生產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江蘇、安徽和湖南等幾個地方,占總產量的79.1%,其中河南占比最高、33.5%,占全業總產量的巨大份額。此外,全國多家主要化學纖維企業也采取了多項管制辦法,大力提升生產能力,把重點放在核心產品上,進一步推動了化學纖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此外,隨著市場需求和行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行業內企業也不斷采取新技術、新制度,以及開拓國外市場,積極擴大規模。比如,齊魯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江浙滬地區投資纖維滌綸布機的衍生加工項目;此外,維特研發的抗輻射網服裝,特殊印染綠色海報宣傳等領域,通過創新和突破已經向國外出口;受海外市場的影響,企業也積極開展與海外市場的合作,以便更好的宣傳和外貿活動,持續拓展并壯大海外市場份額。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實施,我國化學纖維產量及出口穩步提高,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同時,企業通過引進技術,新建工廠各方投入,使企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對抑制低檔遺留產品和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企業還爭取了有效的競爭力,并明確了企業的創新過程,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行業健康發展注入了持續動力。 本文標簽 化學纖維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