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融合是什么
超融合指的是以虛擬化為核心,融合計算、存儲、網絡等虛擬資源到一臺標準x86服務器中形成基本架構單元,并利用一整套虛擬化軟件,實現存儲、計算、網絡等基礎功能的虛擬化,使得用戶買到后能夠直接使用而不需要進行任何硬件的配置。另外,從“超”和“融合”兩個角度來理解:
“超”特指虛擬化,與虛擬化計算架構對應。虛擬化概念源于Nutanix 等存儲初創廠商將Google/Facebook
等互聯網廠商采用的計算存儲融合架構用于虛擬化環境,給企業客戶提供一種基于x86
硬件平臺的計算存儲融合產品或解決方案。超融合架構中最根本的變化是存儲,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儲(SAN、NAS)轉向軟件定義存儲,特別是分布式存儲(如Object、Block、File
存儲)。
“融合”指的是計算和存儲部署在同一個節點上,也就是說多個組件部署在一個系統中,能同時實現計算和存儲。相較于超融合系統,物理融合系統的計算和存儲是兩個獨立的組件,沒有直接的相互依賴關系。超融合重點以虛擬化計算為中心,緊密聯系計算和存儲,存儲由虛擬機而非物理機CVM(Controller
VM)來控制并將分散的存儲資源形成統一的存儲池,而后再提供給Hypervisor 用于創建應用虛擬機。

2 超融合發展歷史
2009年斯坦福大學Nick教授,在OpenFlow的基礎上,提出了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的概念,2009年SDN入圍Technology
Review年度十大技術。2009年VCE成立,主推計算統一平臺,在虛擬化使得云計算基礎設施變得更加復雜的情況下,致力于為用戶搭建私有云,簡化云的基礎設施建設中用戶工作。
2010年VCE聯盟推出了第一代vblock產品,該產品是一種基礎設施型整柜式套件,由VMware虛擬化軟件搭配Cisco服務器與交換器、加上EMC存儲設備而成。
2011年Nutanix推出了第一款產品Virtual Computing
platform2012年VMware在Vmworld首次提出SDDC(軟件數據定義中心)概念,是VMware數據中心五大組成部分之一,存儲概念SDS也被提出。
2012年超融合概念被提出
2014年VMware在Vmworld大會上第一次像大眾展示超融合設備,VMwareEVO:RAIL,該軟件能夠幫助客戶在基于自身發展的情況下迅速部署并擴展軟件定義的IT架構,EVO:RAIL是VMware首款超融合產品系列的解決方案。
2015年深信服于深圳發布了包含服務器虛擬化aSV,網絡虛擬化aNet和存儲虛擬化aSAN在內的超融合結構。
2016年EMC和VMware聯合推出了超融合基礎設施設備-VCEVxRail,該設備匯集了EMC豐富的數據服務和領先的系統管理功能,并將該功能與VMware主要的超融合軟件包括VMwarevSphere,vCenter
Serve和VMware Virtual SAN結合起來。
2016年Cicso推出了新一代HyperFlex產品涵蓋了網絡結構、UCS計算、存儲以及虛擬機管理軟件。
2016年HPE推出超融合產品HC380,HC380在ProliantGen9服務器DL380基礎上開發,用的是VMware和vSphere以及HPE的管理軟件。
2016年聯想發布了三款和Nutanix共同開發的HX超融合產品,分別是HX3500、HX5500以及HX7500。聯想在次基礎上還推出了自主研發的Think
Cloud Aio超融合產品。
以上是關于超融合相關知識的分享,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超融合基礎架構(HCI)?優點有哪些?
為什么部署超融合基礎設施?超融合市場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