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定期壽險
1536年,英國出現了迄今為止有記載的世界上第一份定期壽險合同。定期壽險(Term Life Insurance)又稱定期死亡保險,指的是被保險人在保單期間死亡,給付事先約定的金額給受益人的險種。它給被保險人在特定期間提供死亡保障,被保險人如果在保險期限內死亡,保險人兌換約定的保險金;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滿時依舊生存,保險合同即行終止,保險人不予給付保險金,已交保費概不退還。定期壽險作為基本險種的時候,年齡下限一般為18周歲,年齡上限根據各個保險產品具體而定。

2 定期壽險的分類
定期壽險根據保額是否固定可分為固定保額定期壽險和非固定保額定期壽險。
(1)固定保額定期壽險是在整個保險期間提供固定的死亡給付,而保費可以遞增或者保持不變。
(2)非固定保額定期壽險則是指在保險期間,保額隨時間的變化而改變,保費可以遞增、遞減,也可以保持不變。
3 定期壽險產品的特點
(1)不退還保費。它是純粹保障型產品,保單沒有現金價值。保險期滿,被保險人生存,那么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保費也不退還。
(2)條款和費率厘定簡單。條款設置與保費厘定與儲蓄型/投資型壽險相比更為簡單。在互聯網發展的推動下,民眾保險意識提升下,定期壽險可以借助于互聯網平臺銷售和推廣,從保險機構的官網、保險中介機構、第三方平臺等多渠道獲取保險信息,對比多個產品從而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產品。
(3)存在逆選擇可能。因為定期壽險低保費、高保障,那么許多健康狀況不佳或職業危險程度大的人可能就會選擇定期壽險。那么長久發展下去,死亡風險較小的群體退出,而死亡風險較大的群體不斷涌入,這就是市場“擠出效應”,出現逆選擇。
(4)可續保條款。指的是定期壽險合同中能夠讓保單所有人的保單繼續一個限定期間的選擇權。某些國家或地區中,幾乎所有的1年期、5年期、10年期定期壽險保單都包含續保選擇權,這項續保選擇權可以使保單所有人在保單到期前選擇保單繼續有效,而不須提供任何健康證明。保單的可續保性增加了定期壽險的靈活性。
(5)可轉換條款。指的是保單所有人能夠轉換定期壽險成為終身壽險或者其他的現金價值保險而不需可保性證明。其提高了壽險的彈性和靈活性,有利于當前低收入、處于事業上升期的年輕人。有了可轉換性條款,投保人能夠在收入較低時以低廉的保費,獲得自己所需的保障,在事業發展起來、收入相對較高時,將定期壽險轉換為永久性的保險。
(6)保費低廉。保單設計簡單,在相同保險金額與投保條件下,其費率低于其他任何一種人壽保險。因為定期壽險只承擔一定時期內的死亡保險保障,費率厘定也只考慮被保險人的死亡風險,通常也沒有現金價值或者紅利,保險責任單一。
4 定期壽險使用人群
(1)收入較低但需要高額保障的群體。免除個人后顧之憂。(2)創業初期者。定期壽險可以用于抵押其貸款,保證被保險人(貸款人)于死亡時能償清債務。同按揭保險相比,定期人壽保
險的靈活性更強。(3)信用保證的需要。(4)構造“買定投余”組合。定期壽險低廉的保費價格可以為投資人利用,
構造其投資組合。投資人通常利用其進行“買定投余”(Buy-Term-and-Invest -the-Difference,
BTID),即通過購買定期壽險來滿足保險保障的需求,而將 購買定期壽險與購買終身壽險所需保費間的差額投資于其它理財工具,從而實 現更高的收益。
(5)企業核心員工保障計劃。定期壽險可以用于彌補那些對公司成功起關 鍵作用的核心員工(Key Person)的死亡損失。
來源:《華貴保險:2021年定期壽險白皮書(181頁).pdf》
推薦閱讀:《【研報】保險行業美國壽險專題:看清壽險未來業務、渠道及競爭格局-210426(25頁).pdf》
《保險行業新格局下壽險業高質量發展之道暨2021年中國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59頁).pdf》
《普華永道:壽險行業—數字化客戶經營轉型報告(2021)(3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