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普惠金融是什么?
數字普惠金融指的是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數字技術實現具有普惠性質的支付、信貸、理財等金融業務的創新。
《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白皮書(2019)》中的定義是:“數字普惠金融是在成本可控可持續的前提下,以各種數字化技術為前提條件,為社會各階層尤其是現有金融體系覆蓋不足的城鎮低收入人群、農村人口特殊群體以及小微企業提供平等、有效、全面、方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p>
自支付寶2004年上線開始,中國開始進入數字普惠金融時代。國內金融業,新型金融機構通過采用先進的科技,提高企業數字化水平,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這對傳統金融機構業務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同時也加速了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的進程,顯著提高了金融機構的運轉效率和服務水平。

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參與主體
目前來看,我國數字普惠金融的參與主體分為兩大類:
一、占有強大金融資源的傳統金融機構,例如各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
傳統金融機構擁有豐厚的資金,成熟的投資和風險控制經驗以及海量的客戶資源。從2010年開始,傳統金融機構開始發展數字金融。在這其中走在前列是各大銀行。
當前傳統金融機構的一種發展模式是與互聯網公司合作開展業務。比如一些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在金融產品的推廣宣傳上選擇與互聯網合作,利用互聯網渠道拓寬金融產品的銷售渠道,從互聯網公司引流客戶,實現金融服務的電子化推廣。
國有六大銀行手機APP開發情況

二、積極擁抱數字科技革命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例如螞蟻金融服務公司和京東金融。
互聯網金融公司較傳統金融機構擁有更先進的技術,除了傳統的互聯網技術,這些公司還積極開發人工智能技術和生物識別技術。
這些巨頭公司憑借強大的流量優勢和充足的資源優勢,紛紛跨界涉足金融行業,通過互聯網支付業務迅速占領空白市場,并依托互聯網支付業務發展線上金融,構建線上交易場景,創新大量金融產品,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客戶進行精準細分,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提高了客戶的使用體驗。
這一系列的變革既滿足了各類消費者個性化的金融需求,還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依托自身良好的平臺建設與用戶普及,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涉足金融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中堅力量,并深受歡迎。支付寶官方消息稱,截至2019年6月,支付寶已經為全球12億用戶提供服務。
互聯網巨頭公司涉足金融領域,在某種意義上更加貼近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內涵,因為更多的普通群體甚至弱勢群體它們認同數字普惠金融的理念,他們為被忽視的群體提供了獲取金融服務的簡單通道。

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歷程
得益于寬松的監管氛圍和蓬勃發展的科技,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水平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速度十分突出?;仡檾底制栈萁鹑谠谥袊陌l展歷程,可以大致化分為三個階段:
一、萌芽階段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以傳統金融機構為重點,是傳統的金融機構和新興技術的第一次融合,在這一階段,傳統金融機構在業務中廣泛應用互聯網技術,普遍提高了業務能力和運作效率。
二、野蠻生長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以互聯網直接融資平臺的迅猛發展為重點,例如P2P平臺和眾籌平臺。在接連的暴雷事件后,監管機構對P2P的監管日趨嚴格,“網貸之家”網站的數據表明,截至2019年11月,至少有212家P2P平臺實現了100%兌付退出,P2P市場日趨規范。
三、金融科技階段
2010年以來出現了更多技術與金融業務相結合的現象,除了互聯網科技和手機終端普及帶來的金融數字化之外,一些新的技術也和金融行業有了融合跡象,例如大數據技術和區塊鏈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
在金融科技階段,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逐漸形成產業上下游關系,加強合作,共同推進發展,都聚焦于尊重用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數字普惠金融的服務內容逐漸分化,消費金融、互聯網保險、互聯網理財等領域全面繁榮,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的范圍在不斷延伸。
內容來源:
《中國信通院: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白皮書(2019年)(39頁).pdf》
推薦閱讀:
《CGAP:數字銀行:如何深化普惠金融(英文版)(53頁).pdf》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普惠金融聚合模式研究報告(5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