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八大工業互聯網平臺
從工業互聯網平臺來看,2018年中國工信部印發了《關于發布2018年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工作指南的通知》,評選出了八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示范項目,分別是阿里的“supET"、東方國信的“Cloudiip”、浪潮的“浪潮云”、海爾的“COSMOPlat”、航天云網的“Indics”、用友的“用友精智”、徐工集團的“Xrea”和三一集團的“根云”。

這八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政府的支持下,在行業內確立了明顯的競爭優勢,市場份額有望向這些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聚集。
除此之外,中國共有近270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但其中大部分為中小型平臺,僅提供SaaS型軟件應用,盈利能力不足且發展方向趨向于門戶化而非平臺化,市場占有率不高。
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競爭格局
從企業類型來看,現階段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可分為裝備自動化企業、ICT企業、工業軟件企業和生產制造企業等類型:
1、裝備自動化企業處于產業鏈上游核心環節,在工業設備和細分領域具有領先優勢,有能力為客戶提供完整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主要以航天云網、北京和利時自動化驅動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利時")等企業為代表;
2、ICT企業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智能制造核心領域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對用戶需求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夠將原有的解決方案向工業領域延伸,主要以華為、阿里、浪潮軟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浪潮")、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等企業為代表;
3、工業軟件企業擁有強大的軟件設計開發能力,具有豐富的行業服務經驗和知識積累,主要以用友、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石化盈科")、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國信")等企業為代表;
4、生產制造企業在工業及制造業領域具有較深的積累,熟悉工業相關的知識、流程和業務,主要以三一重工、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富士康")、海爾等企業為代表。
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主要參與者類型

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市場研究(36頁).pdf 》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1年中國 IDC 市場規模及寶信軟件工業互聯網業務分析報告(32頁).pdf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中國信通院:2021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創新應用案例集(111頁).pdf
【公司研究】樂惠國際-工業互聯網系列報告之一:工業互聯網賦能新制造公司龍頭價值漸現-210420(1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