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前中國美妝行業市場來看,市場主要被歐美系品牌、日韓系品牌、資深國貨品牌、新銳國貨品牌所占據。
歐美系品牌
代表品牌:ESTEE LAUDER(雅詩蘭黛)、B0BBI BROWN(芭比波朗)、MAYBELLLNE(美寶蓮)
集中進入時期:90年代及2005-2010年
市場進入契機:消費力提升但需求未被滿足 進口美妝品牌認可度高
特色/定位:品牌從低端到高端全覆蓋 底妝成熟;彩妝色彩夸張
競爭力分析
(1)品牌力:多發展歷史悠久,強品牌理念,消費者粘性較高
(2)生產供應鏈能力:本土供應鏈發展成熟 國內供應鏈日漸成熟
(3)產品能力:多品類存研發優勢 上新速度相對較慢
(4)營銷運營能力:傳統營銷能力強,線上營銷仍以傳統電商平臺為主
(5)渠道能力:傳統渠道能力較強 線上以傳統電商為主
(6)消費者洞察能力:消費者全渠道數據完善但對其需求挖掘仍有限
日韓系品牌
代表品牌:KISSME、MISSHA、CANMAKE、innisfree
集中進入時期:2010-2016年
市場進入契機:以產品、妝效、文化等形式推動美妝品牌在中快速發展
特色/定位:自然妝效下高性價比產品 爆款、豐富SKU與快速上新
競爭力分析
(1)品牌力:文化影響,較強品牌理念 但進入產品多主打中低端
(2)生產供應鏈能力:本土供應鏈發展成熟 國內供應鏈日漸成熟
(3)產品能力:多品類存研發優勢 多在包裝、外觀等存優勢
(4)營銷運營能力:限韓令使韓系以線上為主 日系以線下傳統營銷為主
(5)渠道能力:僅日系因加盟等相對較強 線上以傳統電商為主
(6)消費者洞察能力:消費者渠道數據有限,對其需求挖掘受限
資深國貨品牌
代表品牌:卡姿蘭、catkin、MARIE DALGAR
集中進入時期:2000-2010年
市場進入契機:國內美妝代工廠逐漸完善 存在價格段、渠道空白
特色/定位:強渠道下高性價產品 多在某品類擁有突出優勢
競爭力分析
(1)品牌力:較弱品牌理念 產品多主打中低端
(2)生產供應鏈能力:供應鏈發展相對成熟,但優質原料受限
(3)產品能力:單品類存工藝及研發優勢 上新速度相對較快
(4)營銷運營能力:傳統營銷能力較強 線上營銷較晚,相對較弱
(5)渠道能力:傳統渠道能力極強 線上以傳統電商為主
(6)消費者洞察能力:線下數據相對完善,但數據分散且需求挖掘較有限
新銳國貨品牌
代表品牌:花西子、colorkey、PERFECT DIARY
集中進入時期:2015-至今
市場進入契機:借力線上渠道,社交電商的興起,占領年輕用戶心智
特色/定位:國風特色的高性價比產品 多品類爆款與產品快速上新
競爭力分析
(1)品牌力:國潮,較強品牌理念 產品多主打中低端
(2)生產供應鏈能力:多代工模式,僅部分品牌自有工廠,優質原料受限
(3)產品能力:國風包裝、外觀等存優勢 上新速度快
(4)營銷運營能力:傳統營銷能力較弱 線上全渠道品牌塑造力強
(5)渠道能力:傳統渠道能力多較弱 線上各渠道能力強
(6)消費者洞察能力:線上數據相對完善,且對其需求挖掘極深入


更多行業現狀分析,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