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T是什么
CT是計算機斷層掃描的簡稱,是利用X線束對人體某部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X線,轉變為可見光后,由光電轉換器轉換為電信號,再經模擬數字轉換器轉換成數字,輸入計算機處理后形成圖像。

CT與X線成像的最大區別在于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y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通過計算機系統最后形成灰階圖像。CT在發現病變、確定病變位置及大小與數量方面是敏感且可靠的,由于其密度分辨力高、檢查方便、可克服傳統X線影像重疊等特殊的診斷價值,已廣泛應用于臨床。CT部件主要有三大部分:掃描系統計算機處理系統和圖像顯示與存儲系統。

2 CT檢查適用癥狀
(1)神經系統病變: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價值較高,應用普遍,常見類型和癥狀有顱內腫瘤、寄生蟲病、外傷性血腫與腦損傷、腦梗塞、腦出血、椎管內腫瘤、血管發育異常、腦血管閉塞等
(2)心血管系統病變:心臟及大血管的CT檢查,尤其是后者,具有重要意義,常見類型和癥狀有心包腫瘤、心包積液、冠狀動脈和心瓣膜的鈣化、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等
(3)胸部病變:高分辨率CT對顯示肺部病變具有其優越性,診斷價值高,常見類型和癥狀有肺部創傷、感染性病變、肺部腫瘤、淋巴結結核、支氣管有無狹窄或阻塞、縱隔腫瘤等
(4)腹部器官病變:對實質性器官顯示清晰,對腹部腫塊的干診斷與病變分期具有較高價值;常見類型和癥狀有肝、膽、胰、脾、腹膜腔占位性病變、炎癥性和外傷性病變等
(5)盆腔臟器病變:盆腔臟器腫瘤診斷、臨床分期、放射治療設計重要手段,常見類型和癥狀有卵巢、宮頸和子宮、膀胱、精囊、前列腺、直腸腫瘤
(6)肝臟病變:肝內占位性病變、原發性肝癌或轉移性肝癌的形態、輪廓、壞死、出血及生長方式等均可顯示,常見類型和癥狀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并存在可疑病變或肝癌等
(7)骨與關節病變:對骨、肌肉內細小病變、結構復雜的骨、關節優勢明顯

3 CT廠商及其產品
GPS:產品齊全,包括低、中、高端全線產品,擁有獨家核心技術
東芝:產品較為齊全,擁有320排CT
東軟:產品較為齊全,128層CT,256層CT,極速能譜CT
聯影:16層CT、64層CT、128層CT
安科:16層CT、64層CT、 128層CT
明峰:16層CT、64排CT、128層CT、512層CT
賽諾威盛:16層、32層、64層CT
貝斯達:16層、32層、64層CT

4 2020年CT市場現狀分析
(1)CT設備規模:截至2020年末,中國CT保有量近26,000臺。2016-
2020年,中國CT設備保有量保持高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2:67%。2020年,中國CT設備市場銷量近3,500臺,2016-
2020年間年復合增長率為12.3%。16排CT是中國保有量最多的CT類型,但16排及以下CT在三甲醫院占比逐年下降,64排及以上CT占比逐年上升。

(2)CT進口數量逐年降低,國產數量逐步上升,至2020年我國CT數量中34%是國產的,比上一年增長12%

來源:《沙利文:2021年中國CT檢查設備行業研究(3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