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oya Consulting發布了關于直播帶貨的研究報告《品牌需要了解的關于中國直播帶貨的9個誤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改變了網絡用戶的消費習慣,隨著直播和短視頻的發展,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數字營銷機會。用戶數量和總使用時間大幅增長,在線電商在2020年實現了爆炸式增長。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交易總額為4168億元人民幣(65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64172億元人民幣(1.08億美元)。截至2020年底,中國直播用戶達6.17億人,占互聯網用戶總數的62.4%。
對于希望在中國零售市場取得成功的品牌來說,直播電商已經是不可忽視的全渠道營銷策略的組成部分。然而,人們對中國的直播市場存在很多誤解。在商家決定通過直播活動打入中國市場之前,我們建議你在計劃行動之前先了解要點和細微差別。
本報告揭秘了在新進入中國零售領域的品牌中普遍存在的9個誤區,并針對這些誤區提供了準確、真實和實用的信息及相關策略。
誤區1:直播平臺這么多,品牌應該全部覆蓋到
不一定。中國最頂尖的直播平臺是淘寶、抖音和快手。然而,并非所有這些平臺都適合你的品牌。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營銷策略和目標受眾。品牌應該學會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直播平臺,建立品牌知名度,提高銷售業績,最大化品牌效益。
誤區2:百萬粉絲級別的主播一定能為品牌帶來好處
不一定。擁有最多粉絲的主播可能并不最適合你的品牌。隨著直播行業的發展,KOL也呈現出金字塔型式的分布結構。KOL的影響力差異很大,他們偏好的品類、產品風格、商業模式也各不相同。
誤區3:直播有助于提高知名度,因此品牌不需要做前期營銷
這是錯誤的觀念,相反,為了吸引觀眾,品牌需要提前推廣直播活動。這包括在中國本土社交媒體渠道和潛在購買媒介進行推廣來提升受眾直播活動的認知度和熱情。
誤區4:直播間商品上架越早越好
商品上架在直播中是非常重要的流程,過早或過晚都不可取。主播會根據當天直播間內的商品情況合理安排產品訂單。過早上架可能導致直播間的流量和人氣不足,因為進入直播間的觀眾還不夠多。而如若太晚上架,潛在用戶可能已經在別處購買了需要的商品并離開了。
誤區5:所有的促銷活動都應該只推廣1到2種產品
這種做法不可取。即使是品牌推薦的產品,主播也可能不會選擇它們。主播有自己的選品策略,不同的主播對類別和功能的偏好各不相同。
誤區6:應該把更多的直播活動分配給小主播
不一定。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中國主播市場中,中小量級的主播占比超過90%?,F在中國直播市場主播的馬太效應已經相當明顯。像李佳琦和薇婭這樣的頭部主播讓剩下的小主播更難吸引流量。很多品牌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是,與頭部主播合作的總成本較高,可能無法排上這些主播的檔期,所以品牌會將更多的預算投入到小主播身上。然而,小主播的流量和知名度太低,與頭部主播相比,他們沒有足夠大的粉絲基礎。因此直播效果很可能不理想,品牌投入的資金最終打了水漂。
誤區7:明星在中國知名度高,直播帶貨成績肯定亮眼
并非如此。雖然明星在中國的人氣很高且擁有龐大的粉絲基礎,但他們中的許多人缺乏直播帶貨經驗和專業的團隊支持。
誤區8:新品牌應該把賭注押在品牌自營直播上
不然。如果品牌前期預算很緊,不建議在品牌自營直播上花費太多精力。相反,如果品牌擁有龐大的營銷預算和強大的用戶基礎,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品牌應該認識到,在發展初期,沒有知名度和客戶的情況下,品牌自營直播很難吸引到受眾,銷量增長將十分緩慢。
誤區9:直播只是清掉現有庫存,品牌方不需要準備更多的貨品
無論是品牌還是主播都無法預測直播的結果。直播是一個不斷變化和調整的過程。品牌需要做好全面的規劃和準備以防止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


















參考報告 《Azoya Consulting:品牌需要了解的關于中國直播帶貨的9個誤區(英文版)(44頁)》
更多英文報告,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本文由@Yoomi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