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豐富,涵蓋零售交易、政務服務、證券交易等多個領域。
截止2021年10月22日,我國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場景已經超過了350萬個。2022年,數字人民幣在冬奧會場景試點穩步推進,并且,開展了3場大型數字人民幣活動,落地場景40.3萬個。正式推廣之后,數字人民幣場景有望進一步拓展。
在眾多的試點場景當中,我們認為,智能合約有望成為最為廣泛的應用場景之一。
相關資料將智能合約定義成:智能合約是運用算法編寫合同條約,并部署在區塊鏈上按規則自動執行的數字化協議。通過加載智能合約,數字人民幣可在觸發時間、場景、角色等特定條件下實現有條件支付,可便捷地解決三方資金信任、定向貸款消費、定向用途撥款等問題。
當前,云側智能合約已經在農行深圳市分行和華為聯合打造的智能租賃場景實現落地,雄安新區也正在試點用數字人民幣+ 智能合約的方式實現光伏發電結算。
未來,在碳排放交易、股票期貨交易等市場,加載了智能合約的數字人民幣也有望成為智能化的計價和支付工具。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眾多,下面是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場景梳理:
1、SIM卡硬錢包支付
實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均試點數字人民幣SIM卡硬件錢包,具備NFC功能的手機可基于此實現雙離線支付及物物支付;
2、工資發放
工程分包商可基于區塊鏈資金支付平臺發起數字人民幣工資支付,并將建設者數字錢包ID、發放金額等信息進行存證,顯著提升了工資發放效率;
3、數字理財
銀河證券試點“數字人民幣購買付費金融服務”、“三方存管體系下數字人民幣投資場外理財產品”、“數字理財錢包體系下數字人民幣投資場外理財產品”等場景;
4、保險+期貨
農戶通過向保險公司購買相關保險產品規避標的品種價格波動,保險公司通過購買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場外期權轉移風險;其中農戶繳納保險及賠付等環節使用數字人民幣;
5、老年電子證
向老人發放硬錢包形式的數字人民幣“老年電子證”,并向老年電子證發放民政補貼及交子特惠券。錦江區特殊困難的老人可以在全區范圍內開通了數字人民幣結算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開通了“交子券”
合作企業和商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