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長期維度來看,隨著氫燃料車經濟性拐點的到來,市場應用將從被動過渡到主動。汽車的經濟效益一般是通過全生命周期總擁有成本(TCO)模型進行測算,總擁有成本由購買成本及運營成本構成,運營成本包括燃料費用、基礎設施成本、維修成本、零部件替換成本以及保險費用等。當前時點氫燃料汽車的 TCO 明顯高于純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隨著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成熟以及成本下降、加上氫氣價格及氫耗水平的降低,氫燃料汽車的 TCO 將持續下行。根據《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 2020》測算,不同類型的氫燃料汽車與同類型純電動車的成本平衡點取得時間不同,其中客車、物流車、重卡等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型預計將在 2030 年前取得與同類型電動車相當的全生命周期經濟性,而續航里程在 500km 以上的乘用車預計將于 2040 年前后與純電動車型經濟性相當,屆時下游客戶主動采購意愿或將明顯提高,疊加加氫基礎設施的普及,氫燃料車將逐步擺脫政策依賴性,實現自主市場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