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模式有哪些?
1、第三方支付:據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從廣義上講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絡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
2、P2P網絡貸款平臺:也就是個人對個人,點對點的信貸。具體來說指的就是需要借貸的人可以通過網站平臺尋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條件出借的人,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借貸。

3、大數據金融:進行大數據分析,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的信息,以此,金融機構可以及時的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并且準確的預測到客戶的消費行為,使得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臺在營銷和風控方面更有針對性。
4、眾籌: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大眾籌資和群眾籌集。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
5、信息化金融機構:指通過采用信息技術,對傳統銀行、證券或者是保險等金融機構進行改造或者是重構,以此來實現經營、管理全面電子化。
6、互聯網金融門戶:指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臺。
互聯網金融形態
互聯網金融存在多種形態,從發展勢頭來看,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包括電商網絡小貸、P2P、眾籌融資、互聯網支付、互聯網理財以及虛擬貨幣等。其中可以將電商網絡小貸、P2P
和眾籌融資歸為互聯網融資,將互聯網支付和互聯網理財歸為互聯網金融服務方式。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1年 互聯網金融行業 研究專題報告合集(共94套打包)
2021年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趨勢及監管特點分析報告.pdf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2020年度回顧與2021年展望(2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