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石墨負極材料
石墨負極材料是電池材料的一種,由石墨制造,石墨負極材料的理論容量為372m Ah/g,但實際比容量為330~370m
Ah/g;石墨負極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優勢一直占據著整個鋰離子負極材料市場的主導地位。

2.石墨負極材料的種類及制備方法
(1)天然石墨材料:
天然石墨可分為鱗片石墨和土狀石墨,負極材料通常采用鱗片石墨,其儲量大、成本低、電勢低且曲線平穩、在合適的電解質中首周庫侖效率為90%~93
%、可逆容量可達340~370 mAh·g-1,是最主流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之一。
然而,天然石墨規則的層狀結構導致了其較高的各向異性,會出現鋰離子嵌入遲緩和石墨微粒與集流體接觸不充分的現象,這也是天然石墨倍率性能低的主要原因,常采用機械研磨法處理,以增加天然石墨的各向同性。與低溫性能良好的碳酸丙烯酯(PC)基電解質不相容也是天然石墨的主要缺點,通常采用電解質中增加添加劑與石墨表面包覆進行改性。
目前天然石墨改性的方法主要有球形化處理、表面處理和摻雜處理。
石墨球形化處理使其粒度可控、粒度分布集中、顆粒圓整、表面光滑、振實密度增大和比表面積減小,從而減少石墨與電解液反應;表面處理(又分為表面氧化、表面氟化和表面孔隙結構)是通過化學反應方式改變改善石墨倍率性能及循環穩定性等;摻雜處理因摻雜元素不同表現出的優化效果存在差異,如添加同樣具有儲鋰能力的元素(Si、Sn)對石墨負極材料比容量有所提高。
綜合比較得知,石墨球化改性相比其他改性方法,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無雜質引入等優點,是目前市場上的最常見的處理方式,而且是天然石墨負極材料制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工藝環節。
(2)人造石墨材料:
人造石墨的制備需要經過“破碎、造粒、石墨化、篩分”四個大工序和和許多小小工序,其中的造粒和石墨化兩個環節都有很高的技術壁壘。
人造石墨的骨料分為煤系、石油系以及煤和石油混合系三大類,其中煤系針狀焦、石油系針狀焦以及石油焦應用最廣。石油焦是石油渣油、石油瀝青經焦化后得到的可燃固體產物,是人造石墨的主要原材料,按其熱處理溫度的不同分為生焦和煅燒焦;針狀焦是一種具有明顯纖維狀結構的優質焦炭,在平行于顆粒長軸方向上具有導電導熱性能好,熱膨脹系數小等優點且易于石墨化;瀝青是煤焦油深加工的主要產品之一,在石墨生產過程中中作為粘結劑和浸漬劑使用。
就目前市場而言,高端負極采用針狀焦作為原材料,中低端負極采用價格便宜的石油焦作為原料,瀝青則作為粘結劑起到將不同粒子粘結到一起的作用。
以上就是有關于石墨負極材料的定義、種類及制備方法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電池材料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什么是可再生電極?和石墨電極的區別是?
什么是動力鋰電池?和普通電池差別一覽
《2021年負極行業石墨化市場供需格局研究報告(20頁).pdf》
《2022年石墨材料產業鏈現狀及星球石墨主營業務分析報告(2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