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可以理解為兩層含義:廣義上而言,指的是職工個人在工作期間存入個人賬戶的儲蓄總額;狹義上而言,指的是職工個人退休后能夠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度給付標準。
個人賬戶養老金取決于職工在職期間的個人賬戶儲蓄總額與計發月數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其中計發月數受多重因素影響,如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職工個人的退休年齡、利率等。

個人賬戶養老金形成歷程
我國養老保險基金主要來自財政補貼、企業繳費和個人繳費三種形式,根據1991年《國務院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的規定,職工個人繳納工資總額的3%,由社會保險管理機構負責投資和管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務院于1995年頒布了《關于深化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這標志著我國個人賬戶制度的確立。根據6號文的規定,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是構建多渠道、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
個人賬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個人養老金計劃的定義及特征
定義:個人養老金計劃(per sonal pension
plan),是指個人養老金具體的制度安排,包括從繳費,資產的投資運營,到待遇的發放等一系列的機制。在對于個人養老金的管理主體而言,個人養老金計劃是一項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務。在契約型計劃中,壽險公司所提供的個人養老金計劃是保險產品,而在信托型計劃中金融機構管理個人養老金贓戶是其一項金融服務。對于參與者個人而言,個人養老金計劃是一種市場化、金融化的養老安排。
個人養老金計劃的提供者,管理者是各類金融機構。例如人壽保險公司,養老金公司,共同基金等。美國的個人退休年金(Individual
Retirement)就是由人壽保險公司提供的養老年金。而個人退休賬戶(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則是由商業銀行,信托機構等管理。個人可以自主選擇合適的機構作為其個人養老金計劃的管理主體。
特征:激勵性強:個人養老金計劃的繳費與個人待遇水平高低直接相關,參與者繳費越多,退休后待遇給付水平也越高。鼓勵參與者提髙繳費水平和延長繳費期限,從而增加個人養老儲蓄。同時在實踐中個人養老金計劃的繳費具有稅收遞延政策,在一定幅度內會鼓勵個人主動增加繳費。
透明度高:個人養老金計劃繳費釆用的是繳費確定性的模式。建立個人養老金計劃賬戶,參與者可隨時了解賬戶的資產狀況和投資收益。在各國的實踐中,都有相應的有信息披露的機制和監管部對信息披露的監管。
可攜帶性強:個人養老金計劃在制度上設立個人賬戶,參與者繳費所形成資產的權益屬于個人,養老金的權益歸屬明確。該類計劃對參與者沒有職業,地域的限制,參與者職業、居住的變化不影響對計劃的繳費和養老金權益的。即使參與個人養老金計劃,參與者也可以選擇退出該計劃,但會受到退出懲罰并補繳相應的稅款。
繳費較為靈活:一般對該計劃的繳費絕對額或收入的相對比例的限制。但是在這個繳費的最高線之下,個人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水平。這樣的機制設計有利于個人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繳費額度。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研報】非銀行金融行業養老金系列報告三:國內養老金產品深度研究養老金融改革加速第三支柱養老金蓄勢待發-210410(43頁).pdf》
《養老金第三支柱的國際比較研究(4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