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vmi供應模式
VMI指的是供應商管理庫存,是一種建立于用戶以及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性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力圖通過集成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的庫存控制職能,達到降低整體庫存費用的目的;起源于供應商與零售商建立伙伴關系以改善整個供應鏈績效。

2.vmi供應模式與傳統模式的區別
(1)采購訂單:傳統業務模式:在傳統的庫存管理模式下,客戶通過采購訂單來定購自己需要的物料和數量。VMI模式:在VMI模式下,供應商負責訂單的投放,客戶只提供需求預測(
forecast )和要貨申請( pull signal)。
(2)存貨透明度:傳統業務模式:客戶只有在有需求的條件下,才將采購訂單傳送給供應商,不會和供應商共享其需求和存貨信息。VMI模式:供應商可以實時地了解客戶的庫存水平,也可以掌握客戶存貨的消耗時間,地點和數量。
(3)存貨補充:傳統業務模式:訂單的投放時間和訂單批量大小,以及訂單的需求時間全部由客戶確定,供應商只能被動地接受訂單。VMI模式:訂單的投放時間和訂單批量大小由供應商確定,并按照客戶需求日期進行補貨。
(4)存貨計劃:傳統業務模式:客戶負責維護庫存計劃,如存貨天數,安全庫存等。VMI模式:供應商根據雙方協議,確定庫存計劃。
延伸閱讀
3.VMI模式遵循的原則
(1)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則)。
在實施該策略時,相互信任與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應商和用戶(零售商)都要有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夠相互保持較好的合作。
(2)使雙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則)。
VMI不是關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誰來支付的問題,是關于減少成本的問題。該策略能使雙方的成本都降低。
(3)框架協議(目標致性原則)。
雙方都明白各自的責任, 觀念上達成一致的目標,如庫存放在哪里、什么時候支付、是否要管理費、要花費多少等,并且體現在框架協議中。
(4)連續改進原則。
VMI
的主要思想是供應商在用戶的允許下設立庫存,確定庫存水平和補給策略,擁有庫存控制權。精心設計與開發的VMI系統,不僅可以降低供應鏈的庫存水平,降低成本,而且用戶還可獲得高水平的服務,改善資金流,與供應商共享信息和獲得更高的用戶信任度。
以上就是有關于VMI模式的定義及其與傳統業務模式的區別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供應鏈領域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什么是逆向供應鏈?有什么價值?
什么是線上供應鏈金融?概念和特點梳理
《海星供應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三步走(2022)(33頁).pdf》
《COUPA:供應鏈優化設計(3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