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環境設施(GEF)發布了《2020年抗風險糧食系統項目報告》。
抗風險糧食系統(RFS)國家項目借鑒了廣泛的可持續土地管理方法,包括氣候智能農業、保護性農業和農業生態學方法,以恢復、保護和保護以前退化的景觀。在所有可再生資源計劃項目中,社區成員是土地復墾和恢復的規劃、實施和監測的核心。
在尼日爾,塔瓦、馬拉迪和津德爾地區的土地復墾活動集中在流域層面,項目團隊與當地社區合作,實施機械和農藝干預措施,包括沙丘穩定、侵蝕控制、牧場恢復、樹籬種植和輔助自然再生(ANR)。2020年,尼日爾項目通過機械干預和將可持續的土地管理方法融入農牧系統,收回了13487公頃土地。
恢復退化土地的方法:尼日爾

土地復墾一直是家庭農業發展方案最成功的活動之一,因為受益者積極參與執行這些活動。該項目以土地退化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力的地區為目標,顯示了恢復工作與家庭糧食安全之間的直接聯系,為地方社區參與和掌握恢復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2019年,馬拉迪地區開墾的土地上的復墾項目已經增加了飼料產量,平均每公頃干物質產量為1.89噸,生物量生產速度比對照地區高出54.6%。
恢復退化土地的方法:布基納法索

作為區域中心伙伴,環境署支持可再生能源方案的國家項目擴大已證實可行的可持續土地管理辦法,并一直與國家項目小組合作,確定整個方案的可持續土地管理辦法,并就這些辦法進行交流,以提高對成功辦法的認識和采納。
2020年,環境署編寫了一份關于可持續土地管理最佳做法和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地的經驗中收集的案例研究的報告,以及一個可持續土地管理工具箱,該工具箱概述了支持實施可持續土地管理的工具和技術。這些工具大多是基于信息技術的,旨在支持數據和信息的組織,為土地評估、適宜性和相似性分析、土地能力分類和農業生態區劃決策提供支持。
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全球環境設施(GEF):2020年抗風險糧食系統項目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