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O估值方法有哪些
現行上市公司常用的估值方法主要有兩種:相對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
1.1相對估值法
相對估值法一種乘數方法。相對估值法與絕對估值法相比所需假設更少,更易理解,按照不同的價值驅動因素可分為:市盈率法(PE)、市凈率法(PB)、市銷率法(PS)、市現率法(P/CF)、企業價值倍數法(EV/EBITDA)、PEG
倍數法、市研率法、EV/IC 法等,其中對市盈率法和市凈率法的應用比較多。

1.2 絕對估值法
絕對估值法采用折現的方法對公司未來股利或自由現金流量進行預測而獲得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主要分為兩種方法:一是折現法;二是實物期權定價模型。其中折現法應用比較廣泛。
(1)股利貼現估值法(DDM)
股利貼現估值法是一種最基本的絕對估值方法,它有兩個假設:一是折現率在事前是確定的,二是未來股利的增長模式是可以預計的。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D 表示每股股票的內在價值,Dt 表示公司第 t
年每股股票股利的期望值,r表示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公式表明: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公司逐年期望股利的現值之和。

(2)實物期權定價模型
實物期權定價模型非常復雜,其主要估值方法有三種: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B-S 模型)、二叉樹定價模型和蒙特卡羅模擬法。
B-S 模型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設上,主要假設條件有:首先該期權是歐式期權;其次,市場為無摩擦市場,且金融資產價格服從對數正態分布;最后,在股權有效期內,不需要對股利進行支付,且金融資產收益和無風險利率是恒定的。
B-S 模型中買入期權的計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C 表示企業價值,N(d1)表示d1的累積正態分布函數值,N(d2)表示d2 的累積正態分布函數值, S
表示指定資產的當前價,K表示期權的執行價格,r表示與期權壽命相當的無風險利率,σ 表示指定資產的標準差,t 表示期權到期的時間。
2 影響IPO定價的因素
2.1影響 A 股 IPO 的內部因素
根據公司價值評估理論,股票的價格是由公司的內在價值決定的,并圍繞公司內在價值上下波動。公司的內在價值需要通過 IPO 定價的內部影響因素進行評估,IPO 定價的主要內部影響因素如表所示:

2.2影響 A 股 IPO 的外部因素
內部因素來自于公司內部,除了內部因素以外,IPO 定價還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影響 IPO
定價的外部因素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定價機制、政府政策因素和宏觀經濟因素,這些因素均來自于公司外部。
(1)定價機制
目前的定價機制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固定價格機制、競價機制、累計投標詢價機制和混合機制。
(2)政府政策因素
在證券市場中,政府是一個具有雙重身份的主體:一是證券市場的監管者,二是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者;所以,出于政治和經濟兩重目標,政府對 IPO
定價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就政策方面而言,政府常采取變動利率和稅收政策的方式來對 IPO 定價產生影響。
(3)宏觀經濟因素
宏觀經濟因素也是影響一國 IPO 定價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宏觀經濟因素主要有 GDP 增長率、通貨膨脹、經濟周期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