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2021年全球能源進展報告:追蹤可持續發展目標》。
電力供應
全球用電人口比例從2010年的83%持續上升到2019年的90%!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orts為全球11億人提供了上網服務,使無法上網的人數從2010年的12億人減少到2019年的7.59億人。
自2010年以來,全球在電力供應方面的進步掩蓋了各地區之間的不平等進展。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以及東亞和東南亞,電氣化的進展足以接近普及,到2019年,98%以上的人口享有電力供應。同年,西亞和北非、中亞和南亞,分別有94%和95%的人口能用上電。相比之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仍然是準入赤字最大的世界區域,占全球赤字的四分之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2019年的用電率為46%,仍有5.7億人無法用上電。然而,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接入方面的進展超過了人口增長,導致該地區未通電人數下降。
2019年用電人口比例

缺乏電力供應的人口最多的20個國家占全球電力供應赤字的76%(5.8億人)(圖ES.3)。這些國家的醫療服務對于在普及醫療服務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尤為重要。赤字最大的三個國家尼日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埃塞俄比亞(2019年取代印度,排名第三)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2019年,這三個國家分別有9000萬、7000萬和5800萬人沒有得到服務。在這20個國家中,孟加拉國、肯尼亞和烏干達在電氣化方面取得了最大的進展,自2010年以來實現了每年3個百分點以上的接入增長率,而半數以上的國家每年的電氣化增長率不到2個百分點。在20個國家中,有9個國家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實現了人口增長。
2010-19年前20大缺電國家的電力供應

城市和農村用電的主要差距也顯而易見。在2017-19年期間,農村地區的入學率比城市地區提高得更快,超過了人口增長。盡管如此,2019年,農村地區仍占全球無電人口的84%(6.4億無電人口)。與此同時,城市地區已接近普及,自2016年以來,普及率超過97%(2019年有1.16億人無法普及)。
獲得清潔燃料和烹飪技術
從2010年到2019年,全球獲得清潔烹飪燃料和技術的比率每年增加1.0個百分點(0.2–1.8)。增長的主要動力是人口大國的增長,主要是中亞和南亞地區以及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五個人口最多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的進展大大快于全球總體進展。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清潔食品的人口比例在很大程度上與人口增長相匹配,導致數十年來無法獲得清潔食品的人口數量停滯不前,這里稱之為“獲取赤字”。下圖說明了2015-19年期間,按地區劃分,獲得清潔烹飪燃料和技術的人數的年增長率與人口的年增長率相比。
2015-2019年,按地區劃分的人口和清潔烹飪人數的年增長率(百萬)

全球準入赤字的停滯掩蓋了主要的區域趨勢。2000年以來,東亞和東南亞以及2010年以來中亞和南亞的準入赤字穩步下降。與此同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獲得清潔烹飪燃料和技術的人口增長未能跟上總體人口增長的步伐;2000年后,該地區的準入赤字增加了50%以上,2019年達到9.1億(8.8億至9.30億)人口。
在過去的十年里,全球在獲得清潔烹飪燃料和技術方面的城鄉差異有所下降。2019年,入學率差異為42個百分點,城市居民中有85%的人有入學機會,而農村居民中有42%的人有入學機會。自2010年以來,這兩個地區之間的準入差距一直在縮小,首先是由于農村地區的準入增加,其次是城市人口增長開始超過準入。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外,大多數地區城鄉之間的入學機會差距一直在縮小,從2010年的7.23個百分點上升到2019年的29個百分點。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IEA):2021年全球能源進展報告:追蹤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