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主要是指環境改善、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一些經濟活動,主要是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
2、綠色金融有兩層含義:
(1)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指出“綠色金融”的作用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
(2)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明確金融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過度投機行為。

3、綠色金融政策
(1)綠色信貸
2017年三季度起,人民銀行已將24家全國性金融機構的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業績納入MPA考核。2018年,人民銀行進一步完善考核辦法,并將范圍逐漸擴展到全國。2018年1月,人民銀行發布《綠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要求金融機構報送綠色貸款專項統計。2018年7月,人民銀行《關于開展銀行存款類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業績評價的通知》,要求綠色信貸業績評價每季度開展一次,其中定量指標權重80%,定性指標權重20%。人民銀行已將符合條件的綠色信用債納入貨幣政策操作的合格擔保品范圍。2017年12月,人民銀行印發《關于推廣信貸資產質押和央行內部(企業)評級工作的通知》,明確自2018年起,經央行內部評級達標的綠色貸款將納入貨幣政策操作合格擔保品范圍。2018年6月,人民銀行決定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范圍,主要包括綠色金融債券、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先接受涉及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的債券),以及優質的綠色貸款。2017年12月,中國銀行業協會印發《中國銀行業綠色銀行評價實施方案(試行)》,要求各主要銀行將每年上報至銀監會的《綠色信貸實施情況關鍵指標填報表》、《綠色信貸實施情況自評價報告》等材料作為綠色銀行評價工作的基礎材料,評價結果分為四級,提交銀監會等政府部門作為監管參考使用。
(2)綠色債券
目前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已逐步發展為全球最重要的綠色債券市場之一,綠債種類多元,制度體系逐步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提升,與綠色債券發行相關的政策有:人民銀行關于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綠色金融債券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第39號》及《關于加強綠色金融債券存續期監督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發改委《綠色債券發行指引》、上交所與深交所分別發布《關于開展綠色公司債券業務試點的通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中國證監會《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中國現行綠色債券認定標準主要參考綠金委編制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和發改委發布的《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2017年10月,人民銀行和證監會聯合出臺了《綠色債券評估認證行為指引(暫行)》,對評估認證機構的資質、業務承接、評估認證內容、評估認證機構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
(3)環境信息披露
2017年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年報和半年報內容與格式準則,強制要求環境保護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污單位的公司或其重要子公司披露環境信息;重點排污單位之外的公司實行“遵守或解釋”政策。2018年9月,證監會修訂并發布《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指出上市公司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的要求,披露環境信息以及履行扶貧等社會責任相關情況。
(4)綠色投資
2018年11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綠色投資指引(試行)》,對綠色機構投資者作出普遍適用的規范性要求,要求基金管理人應每年開展一次綠色投資情況自評估并上報評估結果。
(5)綠色保險
2017年6月,生態環境部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研究制定了《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將以部門規章形式頒布實施?!掇k法》是在前期試點實踐經驗基礎上的總結提升,進一步規范健全了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豐富了生態環境保護市場手段。
(6)環境權益交易市場
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正式啟動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碳金融市場制度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總體而言,綠色金融行業發展還在逐漸上升,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未來可持續發展將不斷上升。

在本站中有很多關于金融行業的相關報告,想要了解更多報告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研報】非銀金融行業金融IT深度報告: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頭部公司如何看?
騰訊金融研究院:未來金融白皮書(47頁).pdf
金融科技微洞察:金融數據安全 數據生命周期安全規范(5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