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彌補了云端由于距離用戶側過遠而產生的傳輸時延與能耗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由于大量用戶任務涌入云端導致的帶寬不足和安全問題。邊緣計算是靠近用戶側的網絡邊緣來提供IT服務環境和云計算功能的新型計算范式。維基百科對邊緣計算的定義如下:邊緣計算是一種通過講計算應用、數據和服務的控制從這些中心節點(“核心”)帶到另一個連接物理世界的互聯網末端(“邊緣”)的云計算系統優化方法。

2.邊緣計算發展歷程
(1)技術準備期,1998年阿卡邁(Akamai)公司[43]提出內容分發網絡是邊緣計算的前身,通過將用戶的訪問轉移到距離最近的緩存服務器上,來降低網絡擁塞問題,內容分發網絡的著重點在于內容、數據的緩存,而邊緣計算的著重點在于功能的緩存,將計算功能轉移到邊緣側。邊緣計算正式拉開序幕的關鍵時間點是2005年施巍松教授團隊提出功能緩存的概念[開始。
(2)快速增長期,因為萬物互聯生態需要大量的計算需求,而邊緣計算滿足了這樣龐大的計算需求,所以引發了國內外學術界和資本的關注,2016年5月,施巍松教授團隊給出了邊緣計算的定義:邊緣計算是指在網絡邊緣執行計算的一種新型計算模型,邊緣指的是用戶數據源到云計算中心之間的任意計算和網絡資源。并提出了邊緣計算所面臨的挑戰。
(3)穩健發展期,2018年是邊緣計算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節點。2018年1月,全球首部邊緣計算專業數據《邊緣計算》出版;2018年8月召開的以“由云到端的智能架構”為主題的全國計算機體系結構學術年會;2018年9月在上海召開以“邊緣計算,智能未來”為主題的邊緣智能主題論壇大會;
2018年10月CNCF基金會和Eclipse基金會將Kubernetes帶入到物聯網邊緣計算場景中,促進 Kubernetes在邊緣環境的適用。
3.邊緣計算的實際應用
(1)制造業與邊緣計算
全球化經濟化趨勢使得制造工廠趨向于地理空間上的分散,產品的組集中在一起,隨后銷售也是借助發達的交通網絡實現分散,呈現出“分散-集中-分散”的特點。
邊緣計算可以實現數據高速準確傳輸,減小對于網絡的需求、降低延遲,有助于快速做出決策或者快速進行設備的維護管理。在6G與衛星網絡的支持下,將實現全球辦公。
(2)醫療健康與邊緣計算
醫療健康行業可以通過邊緣計算節省數據的整理時間,更好的去跟蹤病人的信息,保證數據的實時更新,如智能手表、醫療設備。低延遲的數據信息,使得來面對異常病情時可以達到更快的救援速度。
(3)城市生活與邊緣計算
自動駕駛、交通管理等對于低延遲傳輸的需求最大,有關道路、天氣、車輛和突發事故等等方面的信息都能為汽車出行保駕護航。此外,智能家居、無人超市等應用邊緣計算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我們的生活。
(4)能源行業與邊緣計算
能源行業與制造業一樣,都是重要的經濟主體,需要應用到大量設備,產生大量的數據。邊緣計算可以通過篩選過濾數據,增強出現數據或者安全問題的識別處理速度,還能跟進能源數據情況,合理調整各部分的能源消耗結構,開源節流兩不誤。
(5)農牧業與邊緣計算
現代農牧業的特點是集約化和規?;?,便利的設備工具在農牧業的應用十分廣泛,此外,空氣、光線、溫濕度等等因素也會影響到農作物和動物的生長,大量且多樣的數據產生了邊緣計算的需求,讓農民牧民也能享受輕松的工作。
以上梳理了邊緣計算的定義、發展里程及應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邊緣計算:2022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白皮書(22頁).pdf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邊緣學習:隱私計算白皮書(2022)(51頁).pdf
STRATUS:邊緣計算趨勢報告(1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