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知識 > 香港虛擬銀行有哪些?什么是虛擬銀行?

香港虛擬銀行有哪些?什么是虛擬銀行?

虛擬銀行指主要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形式的電子傳送渠道而非實體分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

香港虛擬銀行

在虛擬銀行方面香港是比較早提出的,早在2000年的時候香港金融管理局就發布了《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但是一直發展緩慢。

香港虛擬銀行的發展歷程

香港虛擬銀行

18年,香港金管局發布的《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修訂本指出:

1、虛擬銀行一般以包括中小型企業在內的零售客戶為服務對象;

2、申請人必須具備實質業務和具體可信的業務計劃;

3、業務與傳統零售銀行一樣,不應設立最低賬戶余額要求或就低余額加收賬戶管理費,須遵守適用于傳統銀行的同一套監管規定;

4、金融管理專員不會干涉個別機構的商業決定,會要求虛擬銀行申請人提交退場計劃;不必設立實體分行,但必須在香港設立實體辦事處,作為其在香港的主要營業地點;

5、必須保存可讓金融管理專業查閱的整套賬冊、賬目及交易記錄。

香港虛擬銀行有哪些?

主要有MOX銀行、LIVI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匯立銀行、螞蟻銀行、平安壹賬通銀行、天星銀行、富融銀行等。

1、MOX銀行:為SC Digital Solutions旗下品牌的虛擬銀行,其股東背景有160年營運銀行的渣打集團,亦有電訊和旅游等生意伙伴合伴,分別為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和攜程金融。

2、LIVI銀行:Livi VB由中銀香港、京東數科、怡和集團合資而成,初始的聯合投資金額為25億元。

3、眾安銀行ZA BANK:在8間獲發牌照的虛擬銀行中,眾安銀行成首間開始進行試業的虛擬銀行,亦是首間開業的虛擬銀行。眾安銀行由眾安在線和百仕達集團合資。眾安在線是內地的互聯網公司,由“三馬”馬云、馬明哲、馬化騰牽頭,成為“中國互聯網保險第一股”。而百仕達集團則是眾安在線的主要股東之一。

4、匯立銀行:WeLab是網上借貸平臺,在香港的品牌是WeLend,而內地品牌是“我來數科”。

5、螞蟻銀行:螞蟻銀行(香港)由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組成。

6、平安壹賬通銀行:平安壹賬通銀行的母公司是金融壹賬通,在內地有互聯網金融業務。中國平安保險旗下的金融壹賬通應用Al、區塊鏈和生物識別等技術為內地多家銀行、保險機構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

7、天星銀行:洞見金融科技由小米集團和尚乘集團合資而成,虛擬銀行命名為“天星銀行”。小米業務的商業模式包攬智能設備、互聯網服務和零售,例如小米實體店、小米App、小米商城、小米手機等,現時亦是內地的新網銀行的股東。而尚乘集團是綜合性金融機構,亦是銀行業以外,在香港最大規模的金融機構之一。

8、富融銀行:富融銀行由騰訊、工銀亞洲、港交所、高瓴資本,以及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鄭志剛以個人身份入股。騰訊在內地早有經營虛擬銀行的經驗,當時牽頭成立微眾銀行,主要透過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大數據等技術提供信貸產品。此外,騰訊在香港經營的電錢包業務WeChat Pay HK預計會為富融銀行帶來優勢。

香港虛擬銀行設立要求

1、一般原則:推動香港金融科技應用與創新,零售客戶為主,包括中小企業,促進普惠金融。與傳統銀行相同,所有申請人都應符合《銀行業條例》認可的開立銀行最低標準。應照顧客戶的需要,不應設立最低戶口結余要求或是征收地戶口結余收費。除過科技及相關風險外,虛擬銀行同需重視信貸、流動資金及利率風險等。

2、所有權:申請人應以在本地成立為法人的銀行形式經營,并且持有該銀行50%或以上股本的法人應為信譽良好并且受到香港或是其他地方認可的監督機構監管的銀行或是金融機構。若申請人為非金融機構,則也必須是在香港成立為法人的中間控股公司持有,同時附有涉及資本充足、流動資金、大額風險承擔、集團內部風險承擔等附加監管條件。

股本要求:3億港元最低股本要求。

持續監管:虛擬銀行同傳統銀行適用一套監管規定,其中可由虛擬銀行的商業模式、以風險為本及科技中立的原則作出調整。

其他要求: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由作者-YANYI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EIA-2017年四季度煤炭報告英文-2018.4-61頁-(60頁).pdf
EIA-2017年四季度煤炭報告英文-2018.4-61頁-(60頁).pdf

Independent Statistics and Imports: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the Census, Monthly Report IM 145. Table 5. Average Price of U.S. Coal Exports

畢馬威:2021年香港銀行業前景(16頁).pdf
畢馬威:2021年香港銀行業前景(16頁).pdf

2021年 香港銀行業 前景 目錄 概要: 盡管時勢充滿挑戰, 2021年香港銀行業也不乏曙光 行業展望: 將業務重心從追求利息收入向非息業務轉移, 創造更多機會的同時更需銀行警惕風險 不良貸款: 面對揮之不去的經濟不穩定性, 預計香港企業的不良貸款仍將增加 合規科技: 合規科技的運用在2021年不再是遙不

香港金融學院:香港銀行業金融科技采納和創新報告(英文版)(46頁).pdf
香港金融學院:香港銀行業金融科技采納和創新報告(英文版)(46頁).pdf

近年來,由于電信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金融技術(Fintech)創新浪潮不斷,全球金融業的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各種新的技術應用和解決方案層出不窮。這些發展有望對銀行的業務運作和銀行業的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根據銀行適應和調整其業務模式的能力,Fintech可被視為一種競爭威脅,或是一種利用技術促進金融創新、增

畢馬威:2021年香港銀行展望(英文版)(18頁).pdf
畢馬威:2021年香港銀行展望(英文版)(18頁).pdf

在這份報告中,畢馬威的主題專家為銀行業提供了10個關鍵領域的大量預測。不出所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帶來的向新現實的轉變是貫穿許多重點領域的一個關鍵主題??傊?,我們對2021年的展望集中在兩大主題上。第一是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的迅速轉型,以及數字化轉型計劃的加速。銀行將在2021年圍繞這一目標探索一系列機遇,包括

畢馬威:2020年香港銀行業展望(英文版)(24頁).pdf
畢馬威:2020年香港銀行業展望(英文版)(24頁).pdf

Hong Kong Banking Outlook 2020 Contents Overview: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in 2020 Virtual banks: Competition heats up for customers and deposits Cost

畢馬威:2019香港銀行業報告(英文版)(92頁).pdf
畢馬威:2019香港銀行業報告(英文版)(92頁).pdf

The future of banking Hong Kong Banking Report 2019 Contents Introduction Overview Future business models What will it take to win in the age of digital b

畢馬威:2020香港銀行業報告(英文版)(96頁).pdf
畢馬威:2020香港銀行業報告(英文版)(96頁).pdf

Adapting to a New Reality Hong Kong Banking Report 2020 2 | Hong Kong Banking Report 2020 Contents Introduction Overview Banking in 2030 Regulatory-driven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