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碳核算和碳預算嗎?下面三個皮匠報告將為大家對兩者的概念做詳細介紹。
碳核算是什么?
碳核算指的是核算溫室氣體排放和吸收量。從核算的地域尺度出發,我們可以將碳核算劃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級。
宏觀:指全球氣候變化及預測,包括全球、大陸、國家層面的碳循環和碳排放。
中觀:指城市、住區碳排放估算。
微觀:指建筑、家庭碳排放估算,包括與家庭活動有關的碳源/碳匯。
從碳排放責任主體(產品生產和消費與城市主體關系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將碳核算劃分為生產視角排放核算、消費視角排放核算。
生產視角排放核算:對象為城市轄區內生產商品、提供服務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以生產活動的歸屬區域為核算基礎,其排放源嚴格按照地理位置劃分。
消費視角排放核算:對象為城市轄區內各種主體(政府、企業、居民)消費商品和服務的行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以消費活動為核算基礎,而不考慮排放源與城市地理邊界的關系。
從核算對象的范圍和特點出發,我們可以將碳核算劃分為四個類別,分別為區域級、項目級、組織級、產品級碳核算。其中區域級碳核算的對象為國家或區域層面,該類核算屬于自上而下的核算方式,是對一定區域內人類活動排放和吸收的各種溫室氣體信息進行全面匯總,通常又被稱為編制溫室氣體清單。
碳核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所有工作的基礎

碳預算是什么?
碳預算的概念最初是指單位區域內、單位時間內一個生態環境系統中溫室氣體累積排放了以及碳匯的情況,1997年12月所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將碳預算轉化為了具體管理環境政策的工具性概念,雖然各個國家或團體或學者對碳預算這個具體的概念的定義細節上有不同的觀點,但在主體上還是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即碳預算主要是指單位區域內生態系統總的碳吸收能力,如果該單位區域內的碳排放總量超過了這個能力,則出現碳赤子。
英國是全球首個以國內立法形式確立凈零碳排放目標的國家。英國于2019年6月通過了新的《氣候變化法案》修訂案,將205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編入法典。
截至目前英國政府已經立法了五個碳預算,預算以1990年為基準年,設定碳排放預算。其中第一個和第二個碳預算已經滿足,英國有望超越完成第三個碳預算。但是按照目前每年約2%下降的減排趨勢,英國可能無法滿足第四次和第五次碳預算的要求。
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目前已上報第六個碳預算期,并推出相應措施和計劃,在交通、建筑、工業、能源、農業主要碳排放部門發力,以期到2035年實現與1990年相比減排78%的目標。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推薦閱讀
《碳市場主要政策及重點行業碳排放核算指南解讀.pptx》
《ODCC:2022數據中心碳核算指南(25頁).pdf》
《碳達峰碳中和指數研究課題組:中國省級碳達峰碳中和指數摘要報告(2020-2021)(1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