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座艙發展歷程
1924年,雪佛蘭生產了第一輛配備收音機的汽車;
1985年,福特和摩托羅拉開發出配備磁帶播放器的座艙;
1985年,出現搭載磁帶播放器的座艙。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更多的輔助功能,絕大多數以按鍵形式操作;2000年起,隨著液晶屏應用,可顯示內容成為座艙發展的重要一步。
2010年開始,顯示屏操作轉為觸屏方式,衍生出如衛星導航、影音 娛樂、智能語音等一系列應用;2015年以后,隨著4、5G的應用,各類車載智能系統開始蓬勃發展, 如:智能座椅、語音識別、HUD、駕駛輔助系統
2019年后延續5G和云端技術的發展,智能座艙出現兩個標志性趨勢:一是萬物 互聯:汽車可被互聯至云端、手機、智能家居;三星研發的智能出售Bixby就提
供了此功能。二是個性化互聯,軟件不再像軟件1.0時代提供標準化模塊,而是 更多的根據駕駛人的習慣而提供對應服務。包括:駕駛習慣智能調節、一鍵授權
后排控制權限,手勢讀取。

2 智能座艙發展趨勢
(1)萬物互聯,服務場景無縫流轉:未來智能座艙與各電子設備之間聯系更加緊密,可以實現服務場景的無縫流轉,即使身處遠方,也能做到用手機遠程控制車燈、空調、車門、車窗。
(2)智能座艙將承載更多的娛樂功能:3D、多屏、大尺寸顯示、多樣化布局,這些使得智能座艙擁有更多的娛樂功能成為可能?!耙恍径嗥痢被蛟S將成為趨勢,有效降低單車的芯片成本。
(3)智能座艙價值量提升: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智能座艙的智能座艙的交互性有望得到增強,座艙產品的價值量將得到提升。
(4)交互手段日漸成熟:未來的人機交互將運用指紋識別、手勢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唇語識別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實現對車輛的控制。
(5)算法升級,自動調整座艙個性化參數:未來的智能座艙可能會具備數據記錄功能,為乘客調整座椅高度等參數。準確地識別人臉更多細節信息,娛樂場景下車輛可以通過人眼追蹤或其他設備來對用戶表情進行識別,根據用戶心情更換車內氛圍燈、音樂、語音提示等功能,滿足不同駕駛員的需求。
更多相關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來源:
《計算機行業:智能座艙大風已起座艙軟件全面受益-220615(98頁).pdf》
推薦閱讀:
智能座艙企業有哪些?相關企業介紹
智能座艙產業鏈,及趨勢分析
智能座艙發展歷程及未來發展,競爭格局分析
智能座艙分類產品的滲透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