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綠色轉型一直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其中生態養殖就很好地展示了養殖產業綠色轉型的成果,其不僅能夠提升養殖效率,還能擴大養殖的效益;那么生態養殖的產業鏈到底如何?相關國家政策又有哪些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生態養殖發展歷程
生態養殖經歷了從傳統養殖階段到集約化發展再到快速發展階段這三個歷程。
傳統養殖階段(1990-2000年):傳統養殖階段的生態養殖主體多為禽畜養殖散戶,通過人畜的糞便向農作物供給養料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改善土壤通透性,再由種植的農作物喂養禽畜。傳統養殖階段的生態養殖本質上是原始的、經濟效率較低的養殖方法,僅適合散養和小規模養殖戶,難以達到規?;潭?。
集約化發展階段(2000-2009年):2000年后,中國居民肉食消費大量增加,養殖業整體向集約化方向發展。生態養殖業的集約化體現在政府通過行政力量,大力推廣沼氣等回收設施,主要的方法是將糞便等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再生利用,如利用沼氣池回收沼氣做燃料、沼液做飼料、沼渣喂養蚯蚓等禽類飼料,代替傳統模式下糞便的作用。這一階段,大型養殖企業的主要目標是擴大產能,對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不高。
快速發展階段(2010年至今):2010年起,隨著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改變,生態養殖市場涌現出大批規?;纳鷳B養殖企業,這些企業利用現代農業技術進行生態養殖,并將生態養殖品定義為高端食材投向市場。這一階段養殖企業通過現代農業的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減輕消除環境污染危害。

現代化生態養殖產業鏈
現代化生態養殖產業鏈上游包括飼料企業和種苗企業,中游包括養殖企業和養殖戶,下游包括貿易商、屠宰/加工商金額銷售商,最后到終端消費者。
產業鏈上游:飼料類型包括畜類飼料,其中豬飼料是最主要的畜類飼料;禽類飼料,價格單價低,但養殖飼料成本高;水產飼料,行業市場集中度低,特種水產飼料占比低;反芻類飼料。反芻動物粗飼料使用量大,行業集中度低。
上游的種苗行業中,中小養殖企業種苗攻擊能力差,大型養殖企業則偏好自建育種基地。
產業鏈中游:養殖戶主要是通過政府、合作社引導下的生態養殖業運營方式來進行生態養殖;大型養殖企業則通常是由中小型的傳統養殖企業受到資本支持后演變而來,擁有有較高識別度的有機產品品牌。

生態養殖相關政策
2014年1月,國務院發布《禽畜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指出要進一步強化環境監管,提高禽畜養殖污染防治設施建設水平,推行禁養區制度,清理禁養區內的養殖產能。該條例是中國第-部有關養殖業的管理辦法,奠定了中國政府對養殖業的監管基調,禁養區制度推動了中國養殖的區域化和集中化程度。
2015年5月,農業部發布《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指出要支持規?;菪箴B殖場開展標準化改造和建設,提高糞污收集和機械化處理水平,提高糞污資源利用程度,減少禽畜養殖的污染排放量。到2020年,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到2030年,規?;B殖場禽畜糞污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實現生態消納或達標排放。該政策提出了近15年的可持續發展方針,推動循環養殖業成為農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2017年8月,農業部發布《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范工程建設規劃(2017-2020年)》,指出要通過雨污分流、干濕分離和設施化處理等技術,推進適度規模養殖,鼓勵發展農牧結合型生態養殖模式。該政策鼓勵通過改造禽畜養殖場的方式,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的產生,為進一步推動生態養殖業提供了工程建設標準指導。
2019年4月,農業部發布《關于印發禽畜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2019年工作要點的通知》,指出要在養殖過程的全流程減少養殖業造成的污染,減少污染產生量和污染排放量,提高糞便利用率,發展禽畜糞污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該政策強調了禽畜養殖過程中糞便污染處理的重要性,對生態養殖的實施具有促進作用。
生態養殖相關政策

以上就是有關生態養殖的發展歷程、產業鏈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養殖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參考資料
《頭豹研究院:2020年中國生態養殖行業概覽(29頁).pdf》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生態養殖?生態養殖的類型有哪些?
物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有哪些?農業物聯網應用場景、關鍵技術介紹
《“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解讀及原文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