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中臺是什么?
中臺,通過對業務、數據和技術的抽象,對服務能力進行強化,構建了企業級別的服務能力,消除了企業內部各業務部門、各分子公司間的壁壘,適應了企業業務多元化的發展戰略。在現代,中臺一直以來都以各種方式存在于各個企業中。中臺是指直接支援前臺工作的所有人員,使用前臺或后臺的資源,為前臺提供專業性的管理和指導,并進行風險控制,例如風險管理、合規應對、財務管控以及 IT
服務等。
財務中臺概念的提出,是財務轉型大背景下的第三個階段。財務轉型的本質目的,是將財務管理從“事務型、后端化、賬務核算、”向“價值型、管控前移、經營輔助”轉變。
第一個階段,是“財務共享服務”。是從2010年以來,國內企業開始論證、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從業務角度看,價值是“共享、標準化”;從技術看,是“共享平臺、報賬平臺”。
目前在國內,多數企業處在這個階段。
第二階段,是“財務共享職能拓展” (共享服務+業務監控+數據分析)。隨著部分開展共享服務較早的企業逐步運營成熟后,開始拓展業務邊界,首先的一個方向就是標準化報表出具、基礎的數據分析;第二個方向,就是加強對業務流程中的財務管控,逐步實現管控前移。這是共享服務發展的主要階段。
第三階段,是伴隨著第二階段發展、互聯網企業的數字中臺探索、新技術應用(AI、云、大數據、數據湖、微服務等)這三個因素,是財務數字化演變的一個方向,可以稱為“財務數字中臺”。在這個階段,技術的實現引導著財務業務管理的進程。

如下圖,該企業的財務數字中臺劃分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技術中臺。財務業務中臺強調事務型工作的共享和能力復用,如核算、審核、納稅申報、支付等;財務數據中臺強調圍繞數據的應用,如管理報告、計劃預測預算、預警分析等。
財務中臺的功能
1.財務中臺可作為企業基于新商業環境、新IT技術架構、新數據處理模式下的財務數字化轉型抓手,可有效推動企業財務轉型升級,實現管理模式創新,支撐企業發展。
2.財務中臺可在不對現有IT架構和業務系統進行重大改造的基礎上,快速響應業務需求,同時減輕財務工作負擔。
3.財務中臺可以有效沉淀能力、資源和數據,并形成服務能力,在企業內部復用和共享,降低重復建設成本。
4.財務中臺可以為企業及時響應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提供服務,有效解決企業靈活前臺要求“變"與沉重后臺要求“穩”的沖突。
財務中臺建設現狀
財務中臺建設是目前企業中臺建設較為旺盛的需求,是企業中臺建設發展的重中之重。企業財務部門的本質就是數據加工部門,同時數字化的特征就是對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分析、使用的過程。
因此,企業數字化轉型對財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企業財務更加精細化、更加實時化。要達到此要求,企業財務部門必須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經濟活動全方面的精細數據,否則一切管理訴求都是空中樓閣。
財務中臺如何建設?六步法模型介紹

可觀的收益和成功實踐的引領正推動更多企業考慮營建財務中臺。但財務中臺構建沒有統一標準,每個企業的建設模式和途徑都不盡相同。針對企業如何構建滿足自身需要的財務中臺,普華永道基于在眾多領先企業財務中臺建設實踐,提出企業財務中臺建設六步法模型,為企業財務中臺建設提出路線指導。
第一步:財務中臺建設成熟度評估
結合企業戰略、經營目標和財務管理需求,可以從系統改造難易度、投入成本、建設效果、技術先進性、服務響應能力、業務支持靈活度等維度建立成熟度評估模型,對每一個因素進行量化評分,對企業財務中臺建設可行性進行綜合評估,明確企業財務中臺建設的意義和價值。
第二步:財務中臺服務定義
定義財務中臺的服務主題和內容,界定財務中臺業務能力,包括服務主題、服務范圍、服務分類、服務標準、服務對象等。在明確財務中臺服務主題后,依據服務內容對現有的前后臺進行解耦,以便清晰界定前臺、中臺以及后臺的邊界范圍,包括業務邊界、數據邊界、流程邊界、系統邊界、組織邊界、權限邊界等。
第三步:財務中臺方案設計
財務中臺方案設計包括業務方案規劃設計、數據方案規劃設計以及系統方案規劃設計三方面內容:
業務方案設計,基于財務中臺的服務主題和內容,進行整體業務方案設計,包括業務調研、業務流程設計、業務場景設計、業務建模設計、指標體系設計、組織體系設計、服務提煉和切分等,該階段任務核心是從業務層面設計中臺服務解決方案。
數據方案設計,基于財務中臺業務方案進行業務數據方案規劃,方案內容包括:數據來源、數據標準、數據建模、數據儲存、數據處理、數據展示等,該階段核心任務基于業務流程厘清數據流轉方式,按照業務要求對數據進行清理,建立財務中臺數據標準。
系統方案設計,基于財務中臺業務方案以及數據方案的IT方案設計,方案內容包括:財務中臺功能架構設計,功能組件設計、技術架構設計、系統部署模式設計、系統集成方案設計等:該階段核心是為滿足業務方案以及數據方案,對財務中臺提出功能需求、技術需求以及部署需求。
第四步:財務中臺選型評估
企業可以選擇財務中臺功能特性、技術實現難度、系統后續運維、知識產權、投入產出比等維度作為財務中臺選型評估模型,進行綜合打分評估,最終確定財務中臺建設的模式是自建,外購還是選擇內外部資源聯合開發。
第五步:財務中臺建設
財務中臺系統建設包括,財務中臺開發,業務系統改造、聯調與測試、人員培訓以及上線切換等,核心是驗證財務中臺系統的功能以及穩定性。
第六步:持續運營及優化
構建財務中臺上線運營后的運維體系,對上線后的系統功能進行持續改善,核心運營體系包括:財務中臺運維與變更管理制度、財務中臺服務管理制度、財務中臺質量管理制度、財務中臺知識管理制度。
內容來源:《普華永道:企業財務中臺建設六步法模型(15頁).pdf》
推薦閱讀:
《宋文欣-硅谷數據中臺建設.pdf》
《微博-張鑫-視頻內容理解中臺建設實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