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前來說全球產業鏈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有哪些新趨勢呢?下面的文章將對全球產業鏈發展趨勢進行詳細分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當前,全球產業鏈主要呈現出了以下幾大新趨勢
(一)從產業鏈布局來看,本土化、區域化、松動化趨勢漸顯
1. 產業鏈關鍵環節本土化
從全球產業鏈發展歷程看,在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國際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持續深化細化,這一方面促進了資本收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各國之間的依賴度明顯上升。而逆全球化思潮涌現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對全球產業鏈體系造成巨大沖擊,各國政府意識到現有的全球產業鏈分工模式存在巨大風險,只有牢牢掌握涉及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的關鍵產業鏈和關鍵生產環節,才能使本國在面臨外部沖擊時處于主動地位。由此,推動關鍵產業鏈回歸本土、實現關鍵核心環節的自給自足成為各國產業布局的優先考量。
在政府推動及風險規避的影響下,跨國公司生產布局更關注安全因素,注重效率和安全之間的平衡,傳統全球化模式面臨極大挑戰,決定全球產業鏈分布的主要標準將是綜合成本而非單一經濟成本,關鍵產業鏈和關鍵生產環節的國際競爭趨于白熱化。

2. 產業鏈橫向分工區域化
在現行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下,跨國公司通過細化生產環節,并在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專業化生產,從而達到大幅提高效率的目的,但這種分工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
當前,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顯著增強,為降低產業鏈斷鏈風險,重構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就成為必然趨勢,其中一個可能方向是推動產業鏈環節的區域化集聚,將分拆到不同國家的不同生產工序和環節集聚到一個區域或國家進行集中生產。在一定區域內構建產業鏈集群能夠實現產業鏈的垂直整合,有助于在保證產業鏈效率的前提下提升全球產業鏈整體抗風險能力,這將推進國際產業鏈分工格局向“區域內垂直分工+區域間水平分工”轉變。
3. 產業鏈體系松動化
目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逐步收縮產業鏈的全球化布局,試圖通過產業鏈回歸和加速再工業化來打造區域產業鏈體系。與此同時,為降低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技術和市場依賴,中國也在加快補鏈強鏈,建立一套自主可控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統一大市場,并加強區域合作,擴大區域內需,穩定區域產業鏈。
未來以區域中心國家掌控核心環節、周邊國家配套生產的區域經濟小循環將進一步凸顯,傳統的全球經濟大循環將出現一定程度的松動。
(二)從產業鏈組織來看,短鏈化、集群化、智能化趨勢明顯
1. 產業鏈短鏈化趨勢明顯
受全球經濟放緩、疫情大流行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大幅上升,為提升產業鏈的穩定性,跨國公司將加快縮短產業鏈,即改變原先將不同生產環節和工序分包給不同國家或地區企業的模式,盡可能將外部產業鏈環節都納入跨國企業內部,從而實現企業內部覆蓋所有工序和環節。這一模式盡管在生產效率上會使跨國企業受到一定損失,但卻有助于實現自主可控的目標,確保企業供應鏈安全。
隨著新技術和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個性化、定制化生產模式將逐漸取代傳統的生產方式,這將要求企業縮減產業鏈的生產環節,提高生產對需求的反應靈敏度,進而實現“C2M”生產模式,并且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也有助于企業減少產業鏈分工環節,促進產業鏈環節有機整合,使產業鏈由累加式體系轉向共生協同的統一體系。
2. 產業鏈集群化趨勢明顯
產業鏈集群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不同企業在非一體化的前提下進行分工生產,從而在較小的特定空間內實現產品內分工,這意味著產業鏈的空間分布將改變傳統的全球化分布形態,產業鏈中的企業將有可能不會再遍布全球,而是在某一特定區域內形成囊括產業鏈絕大多數中間品的生產集群。發展區域產業鏈集群,可以在獲取產業鏈分工收益的前提下,有效縮短物流時間,大幅提高物流效率,明顯降低物流成本,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各種突發事件的沖擊,提升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
總之,發展產業鏈集群有助于兼顧經濟安全與經濟效率,是未來全球產業鏈體系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3. 產業鏈智能化進程加快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逐步成熟并投入使用,傳統產業鏈的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新型產業鏈發展模式將以數據為關鍵要素,推動上下游企業間、鏈內外企業間的數據共享,從而構建一個可視化的供應鏈網絡,進而有效整合產業鏈各環節,最終實現不同產業間的協同優化,這一模式有助于降低供應鏈中的效率損耗,促進整個供應鏈高效運轉。
另外,新興智能科技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業態和產業,5G、工業機器人、3D打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智能化相關的新興產業加速興起,推動形成新的產業鏈。其中,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具有勞動替代特性,可能改變各國的勞動稟賦;3D打印技術則將改變中間品貿易模式,推動本地化生產成為可能,這些新興產業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的全球產業分工趨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
全球產業鏈發展趨勢就為你介紹到這里了,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2022中國線上健身市場規模有多大?線上健身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大數據服務產業鏈及其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企業辦公模式是怎樣的?企業辦公模式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