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閱讀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數字閱讀起步于21世紀初期,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將在2023年后走向成熟:
(1)萌芽期(2002-2007)
2002年,起點中文網成立,中國市場開始出現付費模式;2003年數字閱讀wap網站出現;盜版圖書,內容低俗化等問題充斥市場,部分廠商退市。
(2)探索期(2008-2010)
2008年,3G牌照的發放使得各大無線運營離進入手機閱讀市場,數字閱讀市場競爭加劇;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閱讀逐步成為主要的閱讀方式;2009年以來,kindle帶動了以漢王、方正等為代表的國產電子書閱讀器廠商品牌,電子書閱讀器成為數字閱讀新習慣。
(3)高速發展期(2011-2017)
2011年,經過幾年的探索,網絡文學付費模式成熟;2015年,中國加大對網絡文學版權的保護力度,一批以盜版為主的平臺受到重挫,市場進入下半場,正版閱讀成為共識;BAT整合旗下移動閱讀事業,2015年,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合井成立閱文集團;同年,阿里發布新業務”阿里文學”:
2016年,百度文學賣身縱橫文學。
(4)轉型期(2018-2022)
2018年米讀小說,連尚免費讀書,愛奇藝讀書等平臺推出免費網文模式,沖擊付費閱讀市場;微信、今日頭條等多種數字閱讀渠道崛起,豐富了數字閱讀流量范圍;中國市場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概念火熱,內容價值變現迎來良機。
(5)成熟期(2023)
數字閱讀市場競爭格局穩定,產業鏈成熟,行業良性發展;類型融合逐步加深,垂直細分類型不斷出現;在政策引導下,現實題材數字閱讀內容增加。

2.數字閱讀行業產業鏈
數字閱讀產業鏈上中下游分別為內容提供商(創作者、數字出版商/出版社)、數字閱讀渠道/平臺(PC端平臺、APP平臺)、內容衍生開發(版權授權改編影視劇、電影、游戲、動漫等)。
上游:內容提供商主要是傳統圖書版權方或代理機構、經營網絡文學的平臺、其他版權運營商。內容提供商簽約作者或購買了作品的版權后,它通過將版權出售給數字閱讀平臺、內容發布商、以及其他版權需求方來獲得收入。
中游:數字閱讀渠道/平臺包括移動端APP平臺、網絡閱讀平臺、電子書閱讀平臺。
下游:內容衍生開發包括個人用戶、游戲公司、影視制作公司等。下游用戶向中游支付訂閱費用或打賞、公司向上游支付版權費用或收益分成形成上游、中游、以及下游的數字閱讀市場活動。

3.數字閱讀行業規模
(1)數字閱讀用戶規模
數字閱讀行業從互聯網初期即出現,經歷過移動互聯網爆發帶來的用戶增長的紅利,目前行業趨于成熟。網絡文學的用戶數量龐大,2020年用戶規模已突破4.6億,占互聯網網民數量的46.5%。

(2)數字閱讀市場規模
近年來,隨著碎片化閱讀的興起,數字閱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2018-2021年,我國數字閱讀行業市場規模從258.5億元增長至416億元,預計到2022年將突破450億元,達到453.9億元。

4.數字閱讀行業前景
(1)資本持續注入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數字閱讀行業需求規模不斷擴大,資本持續進入數字閱讀領域,該行業的發展己顯示出長期的增長態勢。中文在線(300364.SZ)引入上海閱文、深圳利通、百度七貓成為公司的重要股東,并與他們進一步深化合作。字節跳動在2020年入股掌閱科技。百度在2019年入股網文平臺七貓小說。騰訊握手閱文集團。
下游內容衍生開發例如影視、游戲、動漫等,極大地提高了數字閱讀行業的盈利能力,為數字閱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2)數字技術賦能行業新價值
VR/XR,大數據,云計算,數字閱讀和5G等新技術正逐漸從一線城市過渡到二線,三線和四線城市,促使知識傳播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數字閱讀行業的技術經驗更加普及。隨著ERP,OA,EAP等系統在數字閱讀行業的應用,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側面提升行業效率。
技術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數字閱讀內容資源數據庫的建設,并優化和升級了其內容組織、生產提供和管理方法。在內容方面,對內容進行知識關聯,語義挖掘和數據分析,以用戶為中心構建用戶的閱讀系統,以滿足他們對閱讀偏好的個性化需求。
隨著數字閱讀行業數字化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新技術的發展,各大數字閱讀平臺在效率提升、模式創新等方面己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多元化內容和閱讀形式的多樣化擴大了新一輪的市場需求。
以上梳理了數字閱讀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中文在線-立足數字閱讀推進IP開發 多渠道布局元宇宙海內外協同發展-220920(22頁).pdf
易觀分析:2022國民閱讀洞察報告(36頁).pdf
2021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與數字閱讀行業研究報告(3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