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病毒藥物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全球抗病毒藥物市場規模于2018年達551億美元,HIV抗病毒藥物占據58%市場份額;2019年全球抗病毒藥物市場規模達564億美元。其中北美地區是抗病毒藥物的最大市場。

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抗病毒藥物市場規模達26.2億元人民幣,預計2023年中國抗病毒要為市場規模將達67.2億元人民幣,2017-2022年市場年復合革增長率預計將為16.5%,2022-2030年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4%。

2.抗病毒藥物的發展趨勢
從整體抗病毒藥物相關情況看,HIV、乙肝和呼吸道病毒等將是未來抗病毒藥物研發的主要領域。
乙肝:抗乙肝病毒藥物包括直接和間接兩種類型,發展潛力較大,且目前在全球抗病毒研發中占比超過三成,細分領域被視為重點。
世界不同地區的HBV感染差異性較大,中國地區乙肝患者持續增多,2017年已突破100萬,2018年乙肝新發人數有下降,但仍然維持在100萬以上?,F有的病毒性乙肝治療藥物中,TAF療效最好且副作用較小,但仍然無法大規模清除病毒。衣殼抑制劑是目前HBV在研的主要類別之一,RNA干擾則是HBV熱度較高的新藥研究,免疫療法是新型療法,未來也有較好發展空間。

HIV:近30年來抗HIV病毒藥物獲批最多,未來各大企業將繼續以治愈艾滋病為重要目標進行相關藥物研發。
但隨著全球HIV病毒攜帶者以年復合增長率2%左右的速度增長,HIV病毒藥物市場也會不斷擴大。國家政策的出臺、患者人數的變多、醫保市場擴大及居民收入的提升都會促進抗HIV病毒藥物的研發,預計到2023年,中國抗HIV病毒藥物市場規模將達50億元人民幣。預計國內抗HIV病毒藥物市場結構將隨著發展優化,而研發技術的高壁壘也會隨著市場發展慢慢打破;其中進入抑制劑和融入和抑制劑將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呼吸道病毒:種類多且變異十分頻繁,目前急性呼吸道的臨床治療需求高,且近20年來少有相關理想藥物上市;所以這一領域未來也有較大發展空間。
抗流感藥物總體研發趨勢是針對NP或者流感病毒聚合酶研發不同成分的抑制劑。具體來說其靶向HA介導的膜融合新策略十分有潛力,流感病毒聚合酶復合物抑制劑也在不斷發展。
3.抗病毒藥物龍頭企業
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是一家美國大型生物制藥公司,主要生產和研發針對艾滋病、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和各類傳染病的藥物。該公司由醫生
Michael L. Riordan創立于1987年6月。早期接受了風險投資公司Menlo Ventures
200萬美元的投資,吉利德科學公司的董事長由Menlo
Ventures的人擔任。公司在1992年1月于納斯達克上市。2002年開始該公司轉型專攻抗病毒藥物,將其抗癌藥業務以2億美金的價格賣給OSI制藥。

Aligos
Therapeutics:專注于抗感染和肝病領域,有寡核苷酸和小分子藥物技術平臺,目前在研品種7個,均為創新藥。在研創新藥ALG-010133在臨床試驗中與目前正在臨床開發中的NAP化合物相比具有更高的抑制活性;小分子藥物ALG-000184即將進入臨床,與其他治療乙肝的CAM分子相比相比處于領先地位,有望助公司彎道超車。
中國生物制藥:中國生物制藥以旗下正大天晴、北京泰德為主要平臺,以肝病用藥、心腦血管疾病用藥起家,公司此前的研發重心在仿制藥,目前已獲批的創新藥數量還不多。但從研發管線來看,公司正在快速向創新藥轉型,已有大量創新藥進入臨床及以后階段,創新藥產品儲備行業領先。
公司通過內生和外生的方式不斷推動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的增長。營業收入從2002年的7.34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242.34億元,實現了22.8%的CAGR。
東陽光藥:東陽光藥成立于2002年,包括四個子公司和生產基地:位于湖北的宜昌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位于廣東的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和乳源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東陽光藥已經成為國內擁有自主創新能力和發展前景的制藥公司之一。其中,宜昌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東陽光藥在港交所的上市主體。
更多行業分析,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數據來源
《【研報】2020年醫藥行業抗病毒藥物深度研究報告(145頁).pdf》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抗艾滋病創新藥企業前沿生物公司戰略分析報告(33頁).pdf》
《凱因科技-丙肝市場黃金十年國產新藥逐漸放量-220110(2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