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氣候變化關乎全人類的福祉和未來。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中國政府在2014年做出莊嚴承諾: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 (原文來自皮匠網,關注“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最新行業報告)
在全球范圍內,城市所產生的與能源利用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總排放量的70%以上,城市是實現碳達峰的關鍵。在2015年9月舉辦的第一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上,北京、深圳、廣州等十多個城市承諾將先于國家目標,即2030年前實現其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此后,更多的城市加入承諾提前達峰行列。
為了幫助中國城市順利實現既定的達峰目標,多家在華國際機構共同發起和成立了城市碳達峰國際合作平臺(ISP-CEP, 下稱“平臺”)。本報告作為平臺的一項產出,主要目的是通過搜集、整理、展示部分城市的已有典型案例和做法,鼓勵和激發各城市在追求低碳發展和達峰目標時,學習和采納最佳實踐,勇于嘗試創新機制?;谶@一目的,我們在甄選案例時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即,以實踐中的亮點/特色為首要考慮因素;寫案例,而非城市整體;優先考慮平臺成員開展工作的城市;盡可能選擇最新信息;同時,考慮到我們的目標人群以城市政策制定者為主,而非針對技術人員,在編寫案例時,我們有意嘗試去講故事,而非羅列信息,力求簡明、新穎、易讀。
半年來,通過多次平臺會議商討,首批對以下8個城市進行案例總結:武漢、長沙、深圳、成都、北京、呈貢、貴陽、上海,盡可能覆蓋不同工作領域。隨后,工作組在平臺成員單位的幫助下搜集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并開展了多次有針對性的訪談,最終形成了本報告。大量的材料整理和訪談,使得我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各個城市的挑戰和困難,也被各城市的雄心和有創建的舉措所鼓舞??梢哉f,每個城市都各具特色,又都表現出一些顯著的共性:認真對待氣候變化、開放心態、勇于擔當。我們真誠地希望更快地讓這些積極案例被更多其他城市所了解和借鑒。未來,我們還會繼續搜集、跟蹤和呈現更多的案例。
這本薄薄的小冊子凝聚了平臺各成員單位的付出和投入,是大家密切協作的結果,是屬于全體平臺成員的。報告形成過程中得到了平臺各家成員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特別感謝能源基金會中國低碳城市項目林微微女士在案例資料搜集、專家訪談、城市對接及報告審閱中給予的幫助和指導。感謝能源基金會鄒驥教授、王志高博士,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曾磊博士、潘濤博士和余曉凌女士,世界資源研究所劉岱宗先生、宋蘇女士,人民大學教授王克博士,深圳排放交易所葛興安先生,昆明市呈貢區規劃土地服務中心向澤濤先生及武漢節能監察中心項定先先生等專家抽出寶貴時間耐心地與我們座談。他們對城市轉型和達峰的熱愛和嚴謹扎實的態度令我們更加堅信我們城市低碳發展之路是充滿前景的,是有充分智力支持的創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