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節能
關于建筑節能的定義,可以從狹義與廣義上來理解。從狹義上講,建筑節能的核心在于結構部件的組合、加工和建造,以及建筑在實際使用時所產生的能耗,研究的重點是在建筑物正常運轉時所產生的能耗。一般來說,我們所說的是從狹義上講建筑節能。從廣義上講建筑節能,則必須把一個建筑全部壽命周期的能源流動情況全部都列入考慮因素,而綠色建筑就是一種與廣義上的建筑節能相對應的建筑節能技術。
2.建筑節能類型
當前,建筑節能主要包括建筑規劃與設計、圍護結構組成部件、采暖、空調系統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3.建筑節能價值
(1)經濟價值
建筑節能的經濟價值,是企業參與建筑節能活動并擔負建筑節能責任的動力,體現在建筑節能工程對企業經濟利益的滿足程度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與建筑節能工程的最終價值接受主體(客戶或消費者)相對應,表現為節能建筑或產品對使用者的建筑環境提升的滿足程度;二是與建筑節能工程投資和建設主體相對應,通過建筑節能專項資金和優惠政策,企業獲得相應經濟效益和投資收益;三是與建筑節能的規劃與管理主體相對應,建筑節能的經濟價值還表現為長期的、潛在的對其他經濟活動的影響,表現為建筑節能活動與總體經濟發展相適應。
(2)社會價值
建筑節能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價值原則,重視人、社會與自然環境的整體發展,具體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建筑節能目標的社會性。具體的建筑節能活動都有特定的目標,體現在經濟性和社會性兩個方面,并且社會性常常以經濟性為基礎,同時其經濟內涵在許多方面也體現出一定的社會性。建筑節能目標的社會性表現為節能實現的社會效益,具體作用有提升建筑環境質量與水平、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公平等。建筑節能活動包含經濟內容,具有經濟成本,有時會存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不一致的情況,這就需要從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出發,由建筑節能實施主體的相關企業承擔重要的社會責任。
二是建筑節能活動主體的社會性。建筑節能活動是由投資者、管理者、工程師、業主或建筑使用者等不同成員參與和進行的,形成了各種類型的人的社會活動的集成或綜合。每項建筑節能工程都有一個“總目標”,但對于參與該工程活動的不同人員來說,他們還有自己個人的目標,而且不同參與者的個人目標可能會不同,甚至存在認識不一致和發生利益沖突的地方。此時,建筑節能價值評價的社會性就集中體現在如何協調和解決不同成員之間利益沖突帶來的各種社會矛盾問題,最大程度權衡協調由于建筑節能參與各方之間以及與社會其他成員之間不同目標帶來的利益沖突。
三是建筑節能效益的社會性。建筑節能活動圍繞明確的目標需要投入相當的資源和資金,而對其社會目標是否實現需要進行評價,實質上就是對建筑節能活動進行社會評價。與經濟效益評價可以定量相比,社會效益的評價難以計量,存在一個價值多元化與利益分化的現實,需要解決如何才能合理地確定評價主體以及合理的評價程序問題。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參考報告:《建筑材料行業專題報告:《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政策解讀建筑節能新規落地在即產業鏈迎來新機遇-20220331(60頁).pdf》
《能源基金會:綠色金融支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實施路徑研究[106頁].pdf》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4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