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超導材料
1911年,荷蘭科學家卡麥林·昂尼斯在發現了超導體;后來根據應用的具體需求,工程師們可以將超導體制備成各種超導材料。超導材料就是在一定條件下能呈現超導態的物質,其可以在特定的溫度以下呈現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在電氣與電子工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2.超導材料有哪些
低溫超導材料
低溫超導材料是具有低臨界轉變溫度(Tc<30K),在液氦溫度條件下工作的超導材料。分為金屬、合金和化合物。
低溫超導材料在批量化加工技術、成本、使用穩定性方面的優勢無可替代。且隨著制冷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使得低溫超導裝置對液氦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低溫超導材料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是最主要的超導產業支柱性材料。由于低溫超導材料的性能水平和工藝路線已經相當成熟,國際上的競爭主要來自產品性價比的競爭。我國西部超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在低溫超導材料的生產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競爭優勢,今后將進一步根據應用需求不斷優化工藝和提高材料的性能水平,特別是圍繞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超級質子對撞機(SPPC)和國內MRI市場發展需求,形成與國內需求相匹配的生產能力。
高溫超導材料
?(1)Bi系高溫超導材料:Bi系超導體是一種陶瓷結構的材料。為了制備成實用的超導材料,一般采用粉末套管法(PIT),即將制備材料所需的粉末包裹在金屬套管里(一般采用銀作為套管)制備成導線,然后再通過燒結形成超導導線(帶狀導線,也稱為超導帶材)。
(2)Y系高溫超導材料:YBCO(或ReBCO)超導體在磁場下的性能比Bi-2223更為優越,它在77K下的不可逆場達到了7T,高出
Bi-2223一個量級,因而近年來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目前,YBCO帶材的性能距離其理論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如何克服上述挑戰是進一步提高
YBCO水平的關鍵因素。
(3)鐵基超導材料:2008年2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Hosono研究組報道了轉變溫度為26K的鐵基超導體,引起了超導界的強烈關注。從應用角度來看,鐵基超導體具有臨界溫度較高(Tc最高可達55K)、上臨界場高(Hc2>100T)、各向異性小、臨界電流密度高(Jc>106A/cm2)等特點,有望在超導儲能系統(SMES)、核磁共振譜儀(NMR)、下一代高能物理加速器、未來核聚變裝置等方面得到應用。
3.我國在超導領域的成就
我國在超導材料及其應用領域總體上處于國際先進行列,基本掌握了各種實用化超導材料的制備技術,在多個應用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今后,我國超導材料及其應用領域應進一步加強超導材料及其應用裝置的制備工藝研究,不斷探索更高臨界溫度的超導體,并加強與超導技術應用密切相關的低溫制冷技術和低溫系統的研究,以進一步全面提升我國的超導材料及其應用技術的發展水平。
以上就是有關于超導材料的定義、種類及我國相關成就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超導材料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半導體激光器?分類有哪些?工作原理介紹
什么是UVC?UVC半導體產業鏈及龍頭介紹
什么是多孔材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