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國企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混合所有制改革具體如何定義?為什么要進行混合混合所有制改革?下面的文章將對混合所有制改革進行簡單介紹。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定義
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十六大報告首次提出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2015年,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報告》指出“有序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規范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
可見混合所有制改革指的是允許國內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革?;旌纤兄聘母锸切聲r期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內容。國有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國有資本,既能因預算約束硬化而強化融資約束,又可通過形成股權主體多元和融合的股權結構而改善公司治理,尤其是對企業投資形成有效約束。

為什么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1)國有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國有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夠塑造一個國有企業間接所有者主體,解決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的問題,同時促進國有企業轉型升級,擴大國有資本范圍,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影響力,優化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從而提高國有資本的運行效率和配置效率,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
(2)國際國內市場發展的需要:國企進行混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緩解我國的國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的情況。同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世界第一大國,積極走出去發展跨國型混合所有制企業,實現企業發展獲得合理的利潤,并帶動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走出發展困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3)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擴大社會資產進入領域與范圍,引導更多的非公資本進入國有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改變國有企業的產權結構,從而優化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能夠使國有企業的運行效率得到提高,同時提高國有資本和非公資本的收益,一方面改變當前分配格局,非公資本獲得更多的資本收入,另一方面提高國有資本的收入,使國家有能力和財力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所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協調不同利益群體的關系,有利于協調不同市場主體的經濟利益,能形成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實現全體人民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2013年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歷程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千重大問題的決定》。
2014年,國家啟動央企“四項改革”試點和薪酬改革、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等工作。
2015年,出臺國企改革“1+N”頂層設計和多省市國企改革方案。
2016年,《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關于國有企
業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出臺并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專題會上明確指出: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017年,國務院發表《關于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全面推動國企改革“1+N"
政策見效,電力、石油、天然氣的部分領域取得實質成果;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2018年,《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2018 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關于進一步
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以及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等,推動國企混合所有制深入落地實施。
2019年,《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國資委雙百企業進一 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的通知》等文件出臺,各個地區的國企會加大混改的力度。
2020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以上就是有關于混合所有制的定義、原因和最近幾年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歷程的全部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企業發展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產業融合?對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數字原生企業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特點是?
企業文化對企業的作用是?建設的意義及其重要性分析2022
連續并購的優缺點介紹,對企業市值的影響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