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有機農作物
有機農作物是有機農業的一種產物,有機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和化肥,所以被認為是健康食品。有機農作物并不單指某一種農作物,只要是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都可以稱為有機農作物,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產品、蜂蜜、水產品等。
有機農業則最早起源于國外,現今世界上進行有機農業管理的土地面積已超過2200萬公頃,在全球的消費也十分的廣泛。我國的有機農業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發展較晚但是發展的速度很快,有機農業的發展速度近些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率。但是我國主要產出的有機農作物主要集中茶葉、豆類和糧食作物方面,發展不夠全面,作為主要日常消費量的果蔬類有機產品的發展則跟不上國外的需求。

2.有機農作物的優勢
首要的優勢就在于在生產的過程中拒絕農藥的使用,這種生產方式可以減輕環境污染和生物富集,有利恢復生態平衡,更加的符合當下人們的消費需求。有機農作物生產的過程中不使用化肥、化學農藥,以及其他可能會造成污染的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產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質好,有利保障人體健康。
其次是當下有機農產品的發展十分的迅速,成為人們主流共識,發展有機農作物能夠極大的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增加外匯收入。當下各個國家對農產品進口的品質控制越來越嚴格,我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普通的農產品在國際上并不存在特別大的優勢。
此外有機農產品的生產需要巨大的人力投入,對于帶動我國的農業勞動力就業和農業轉型也有著極大的優勢,是農業發展的國家扶持方向之一。
延伸閱讀
3.有機農作物栽培技術
(1)種植地塊的篩選與建設:首先要選擇無污染的土壤、并且使用的水源也是要干凈、無污染,而且還要遠離工業“三廢”區域,保證遠離污染源,進而保證有機農作物的生產環境符合我國綠色食品的相關要求。
(2)選種:選種對于綠色優質高產有機農作物的栽培而言至關重要,只有優質的有機農作物種子培育的有較強的抗倒伏以及抗病蟲能力的作物。當然優質的有機農作物種子也是農戶種植的起點,所以不能馬虎大意。
(3)育苗:種植戶可以將種子處理浸泡,剔除受損種子。并且為了保證種子的健康,可以使用1000倍的多菌靈消毒
48小時,之后清水清洗,有效清除殘留,這樣可以有效的消毒殺菌保證種植的品質。催芽時可以使用“溫室催根、保濕催芽”,育苗時要根據實際需求不定期澆水,確保育苗水分。在育苗期間,及時清除雜草,但是盡量不要使用除草劑。
(4)
種植:在進行有機農作物種植時,前期的耕地平整處理就是必不可少的種植措施,并且這也是對灌水工作的有力支持。同時還要提前12小時進行澆水處理,隔天下午就可栽植。栽植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對應的種植方法,同時也要小心對待,防治損傷。種植要直且均勻,避免漂苗、過夜苗、深水苗。
(5)施肥:施肥是保障綠色優質高產的前提,但是過量的施肥也會傷根傷苗,所以在進行施肥時,種植戶需要根據具體的氣候、環境、水質特點進行針對性施肥,確保施肥的合理和科學,同時還可以進行土壤微量元素的檢測,這樣就可以在肥料調制時參考這些數據,進而調整氮磷鉀肥的比例,同時適當的添加缺少的微量元素,進而保證土壤的肥力。
(6)灌水:有機農作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差異較大,所以科學灌溉對于優質高產作用巨大。并且水質也會影響有機農作物的品質,所以種植戶適宜采用自流清水灌溉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的灌溉,以促進有機農作物分集,根系發育。
以上就是有關于有機農作物的定義、優點及栽培技術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有機農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有機農業?有機農業有什么標準?
綠色食品指什么食品?和有機食品有什么區別?
什么是特色農業?特點有哪些?類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