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基礎,而每次網絡技術發生變革,與之相應的計算機病毒也會發生新的變化,在對其進行防范時通常要十分小心;那么計算機病毒到底是一種什么病毒?要怎么防范計算機病毒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什么病毒
計算機病毒一般計都是人為設計,可以在計算機之中針對信息、數據以及系統造成干擾與破壞的病毒;所有計算機病毒都屬于獨立狀態,
會在完成入侵后隱藏在其他軟件或程序中。 當計算機被病毒入侵以后,計算機運轉速度會受到干擾,還可能出現死機等故障,如今有很多不法分子通過病毒尋求利益,
甚至有很多不法分子開始利用計算機進行網絡詐騙,因此,計算機用戶都應該掌握一些計算機病毒防護常識。

計算機病毒的攻擊方式
(1)后門攻擊:后門是技術人員在計算機系統中單獨設計的一個小程序,是為了技術人員能夠繞過安全防護措施進入系統的開口。然而,計算機病毒也可以通過后門攻擊的方式,入侵計算機系統。最常見的攻擊后門的形式就是通過控制電磁脈沖來釋放病毒。
(2)無線電:無線電可以將病毒碼發射到計算機系統中,讓目標的系統接收病毒,這種方式成為現代計算機病毒常用的擴散方式,能夠混合在合法的信號中,進入對方的計算機系統,但是這種攻擊方式的難度較大,需要等級較高的計算機病毒程序才可以完成。
如何防范計算機病毒
(1)設置防火墻:防火墻是一種硬件裝置或者軟件應用,其基本功能是阻止可疑通信流進入內網。設置防火墻過濾規則的底線,是決不能阻止正常通信流進入內網,也就是說,決不能把正常通信流誤判為可疑通信流,用概率論的術語來說,就是假陽性必須為零。早期的防火墻是周界防火墻,它是網絡防火墻的一種,被部署在互聯網與機構內網之間,試圖阻止可疑通信流進入內網。不過作為保護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周界防火墻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有效阻止部分病毒進入內網。
(2)安裝入侵檢測系統:入侵檢測系統是一種硬件裝置或者軟件應用,其基本功能是對網絡進行監視,檢測有無可疑通信流,如有可疑通信流則向網絡管理員發出警報。入侵檢測系統的基本檢測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簽名檢測法,它通過在通信流中尋找特定模式(稱為簽名)來檢測攻擊;另一種是異常檢測法,它先通過機器學習等方法建立正常通信流的模型,再檢測實際通信流與正常通信流的偏差。前者能阻止已知攻擊,但不能阻止未知攻擊;后者能阻止部分未知攻擊,但有一定的假陽性。不過作為保護網絡安全的第二道防線,周界入侵檢測系統能力也是有限的,也只能阻擋部分病毒進入內網。
(3)安裝殺毒軟件:殺毒軟件本質上是一種可執行代碼;由殺毒引擎和病毒庫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具有識別、比對和清除病毒等作用。為提高查殺效率和減少誤報率,目前主流的殺毒軟件普遍采用了“特征碼掃描技術”。作為保護網絡安全的法寶,殺毒軟件可有效查殺大部分病毒,彌補了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的不足。
(4)補丁程序:補丁程序是由操作系統或軟件原廠商或網絡安全公司提供的一段用來修補漏洞的可執行代碼,它可修補系統或軟件中現存的漏洞以防漏洞被黑客利用進而實施攻擊。因此,補丁程序也是對抗計算機病毒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降低病毒成功入侵的幾率。
以上就是有關于計算機病毒的具體概念、攻擊方式和防范方法的具體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計算機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計算機病毒?有哪些種類?特點是什么?
什么是網絡安全?包括哪些?重要性與意義分析
數據安全龍頭企業有哪些?數據安全龍頭企業排名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