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發布了《ESG投資:東盟棕櫚油和紙漿木材行業可持續性研究》。
近年來,東盟農業綜合企業和林業部門的企業在履行和改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承諾方面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尤其是棕櫚油和紙漿木材行業面臨著嚴格的審查。作為回應,各公司已加緊努力,實現可持續生產和經營,并提高報告的透明度,同時它們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地將可持續性納入融資標準。
報告分析了ESG投資在農業綜合企業和林業部門的發展情況,回顧了客戶和融資方不斷變化的需求,可持續性報告和評級計劃的激增,以及如何為這些部門定義ESG的重要性。
農業綜合企業和林業部門的ESG投資
東南亞的農業綜合企業和林業部門在其可持續性實踐方面一直受到密切關注。在媒體上,它們往往與主要生產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火災和霧霾、森林砍伐或非法征地有關。包括印度尼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國家認識到這一問題,已將土地利用和林業部門的減排納入其根據《巴黎協定》作出的國家決定的貢獻。
ESG報告計劃和評級系統的激增
ESG報告計劃和評級對于希望從同行中脫穎而出的公司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各大證券交易所推動綜合報告,投資者對可持續性和道德問題的興趣與日俱增,加大了企業通過報告工作表現出透明度的壓力。
然而,ESG框架的多樣性給報告公司和使用報告的公司帶來了混亂。全球報告倡議(GRI)是一個包含數百個指標的綜合性ESG報告框架,受到證券交易所和公司的青睞,但并未提出標準,以顯示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現。
下圖顯示了SIIA對參與林業相關行業的公司和金融機構進行的民意調查的結果,其中約35%的人表示,他們在過去12個月中使用或參與了多達3至5個ESG框架或評級。

報告總結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可持續性是企業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長遠來看影響著企業的增長和利潤。穩健的ESG實踐不僅降低了市場眼中的聲譽、法律和運營風險,而且使公司對更廣泛的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供應鏈中的所有行動者將受益于評價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所用標準和術語的更大一致性。在公共領域更好地協調和提供ESG數據將有助于制定目標、實施和監測可持續實踐。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SIIA):ESG投資:東盟棕櫚油和紙漿木材行業可持續性研究》。